迎泽大街的前世今生
迎泽大街的前世今生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一条重要的发展轴线,或成于历史沿革、或成于精心规划。也可以说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城市的 " 骨架 ",它以其独有的地位和担当,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繁华,记录着一个城市的传承与演变……
而迎泽大街,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太原的 " 骨架 " 了。
迎泽大街的 " 前世今生 "
迎泽大街始建于 1955 年,当时的设计宽度为 70 米,在那时仅次于北京长安街,以故赢得了 " 中国第二街 "、" 三晋第一街 " 的称号。
当时的太原市市长还是岳维藩,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将迎泽大街的宽度规划为 70 米。使不少专家、领导和同志们瞠目结舌,因为在当时的太原街巷中,最宽者不过六七米,这与 70 米相比,确实有些难以置信。
1976 年,伴随着太原新火车站的诞生,迎泽大街的第二期工程动土。两年之后,迎泽大街二期工程告竣,五一广场之东直达火车站前,又出现一条坦途,原称迎泽东大街,后并入迎泽大街。
为何命名为 " 迎泽 "?
最初的迎泽大街从太原城的承恩门起始,经由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达汾河东岸。而这两座城门以迎泽门规模最大,于是也成为 " 迎泽大街 " 得名的由来。而后的迎泽大桥、迎泽公园,迎泽宾馆,由此一脉相承。
迎泽大街上有些啥?
迎泽大街道路沿线有太原火车站、五一广场、迎泽公园、迎泽宾馆、并州饭店、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理工大学等地标建筑,毫无疑问,它早成为了太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