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瑞金对于权力的滥用一点都不输赵立春,李达康也只能默默看着
沙瑞金对于权力的滥用一点都不输赵立春,李达康也只能默默看着
《人民的名义》里的沙瑞金出场和其他高官出场不同,省属一线城市发生员工集体抗议强拆,甚至会阴差阳错的弄出火烧连营的突发事件。身为省委书记的沙瑞金也没有第一时间接到汇报,而且唯一接到的电话还是老革命陈岩石打过去的。
沙瑞金对李达康说,自己和李达康一样都是乾纲独断一言堂。但是,同时期的李达康和沙瑞金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甚至同时期赵立春比起沙瑞金也是略逊一筹。
为什么,请往下看!
当年赵立春提拔高育良、刘新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拔他们是为了壮大发展经济的队伍,否则,汉东也不会走向经济发展大省的前面。
但是,赵立春在做县委书记的时候,就因为夏天太热住进招待所的空调房间被陈岩石当众批评,甚至还要在民主生活会上做检讨。党员干部都知道,在民主生活会上做检讨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
反观沙瑞金,在得知侯亮平被蔡成功实名举报,且证据确凿的情况之后。沙瑞金直言称“不行就把侯亮平调回北京”,这种言语袒护侯亮平的态度一览无遗,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包庇。或许是出于保护侯亮平的举动,但是,身为省级政府一把手,这样做对吗?
沙瑞金几句话就能轻松把李达康保护,让李达康平稳着陆。沙瑞金是怎么说的:侯亮平拦下欧阳靖,是为我们省挽救了一员改革的大将!达康同志离婚的事,已经向我汇报过了。这两句话,李达康实现了平稳着陆。也是这两句话,保住了李达康的仕途,让我们见识到沙瑞金的说一不二,敢说敢干。
其次,沙瑞金到光明区政府看到了信访窗口,连问都不问就把孙连城定性为懒政干部。这是一个干部实事求是的态度吗?教员说过:没有调查,没有依据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但凡沙瑞金能够稍微调查一下,就能明白孙连城的处境了,可人家才不管这些。这或许就是上位者的优势,一句话决定下位者生死。
最冤枉的就是孙连成,给丁义珍擦屁股,替李达康背锅就算了,还被连降三级。毕竟他自己要钱没钱,要粮没粮。
最后就是大风厂原厂被封,沙瑞金被陈岩石请去大风厂调研,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在未经过司法程序的情况下直接让法院的同志把封条撕了。看似沙瑞金大公无私,实则是干预司法的表现。
没有合法程序,就敢撕法院封条,这就是违法,对司法的藐视。即便是李达康或者赵立春指导是错的,也不敢这么干,也的乖乖走正常法定程序。
要知道,如果你是普通人敢撕法院封条,法院分分钟请你去喝茶。但是,沙瑞金可以不管这些,利用自己省委一把手的权力,一句话就可以把大门给打开。
连李达康看了估计都佩服沙瑞金真敢干,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沙瑞金是什么样子的存在。法治进程在一步步完善,如果都这样操作,法治进程何时才能实现公平公正。
或许会有人说,在地方稳定压倒一切。维稳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首责,保持稳定才能谋发展懂吗?如果沙瑞金不及时解决问题,那么造成的后果是法院承担、地方党委政府承担?更能体现沙瑞金的智慧和远见。
高育良进入了,祁同伟凉凉了,汉大帮彻底被瓦解了。收服了李达康、赵东来这些秘书帮成员,秘书帮也跟着走向没落。此时此刻的沙瑞金或许就是跟之前的赵立春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他自己都没觉得而已,汉东还是那个汉东,只是换了一群人罢了。
现在的汉东已经彻底从最开始的那个秘书帮,走向了沙瑞金的一家独大,你说,这样的汉东省,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了。
电视剧的结尾其实点出了这个问题,“谁来监督沙瑞金” 至于主旨是什么 就留给观众自己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