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作战部队基本编制
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作战部队基本编制

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自己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和作战的武装力量。从土地革命初期当的数千人,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五六百万大军,人民军队走过了艰苦卓绝的22年不平凡之路。
在这22年中,人民军队历经艰苦磨难的土地革命,英勇无畏的抗日战争,横扫顽敌的解放战争,最终消灭了敌人,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是人民军队在这22年中的真实写照和不屈精神,也是人民军队在22年的革命战争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壮大的历史画卷和革命史诗。
回首人民军队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形成的各种军队编制,可以看出人民军队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呼以“中国工农红军“为主。工农红军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革军委”,作战部队设方面军、军团、师、团、营、连等。曾经也用过“路军”编制,像“西路军”等。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呼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八路军和新四军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八路军设集团军、师、旅、团、营、连等;新四军设军、支队(皖南事变后改为师)、团、营、连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呼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解放军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作战部队下设野战军、兵团、纵队(后改为军)、师、团、营、连等等。
建国后,人民军队的称呼依然是“人民解放军”,不同历史时期的编制不断调整。解放初期撤销了五大野战军,成立了六大军区(后多次调整军区数量和级别);逐渐撤销了各作战兵团编制,成立了兵团级的各军兵种;按照大军区、兵团(空军和海军)、军、旅、师、团、营、连等组编。近几年,各大军区撤销,改为各大战区,下辖各级作战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