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第五十九位-赵子岳
回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第五十九位-赵子岳
他的表演"土味"浓,生活自然、逼真,善于通过富于特征的细节及细腻的表情,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擅长喜剧风格,以扮演农民角色著称。
作为演员,赵子岳是优秀的,他参演了100多部电影,在每一部电影里,他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可以说是全能配角。

赵子岳(1909年7月31日-1997年3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古县城关镇(原安泽县城)。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原北影演员剧团团长。
赵子岳从小就没有母亲,父亲早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民国时曾担任过山西省怀仁县县长。赵子岳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爷爷是个画匠,在爷爷的影响下,赵子岳从小就很喜欢民间艺术,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吹笛子、拉板胡、弹三弦等。
1932年肄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1937年起先后任安泽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团、中共太行区委会、太行山剧团、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及军区京剧团工作,任团长等职。
1938 年,赵子岳投身革命去了太行山。他既会唱歌又会画画,所以就当上了党校俱乐部的主任。在那儿呢,他的专长有了用武之地,过年时,他给农民画的年画那叫一个好。后来呀,他又跑到太行山剧团去当艺术指导,打这时候起,赵子岳算是真正踏上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写话剧,说相声,演双簧,总之,战士们喜欢什么他就表演什么,尤其是他的口技,堪称一绝。

新中国成立后,赵子岳担任山西省剧协副主席一职。此时,北京电影制片厂《吕梁英雄传》摄制组前往山西吕梁山区拍摄外景,赵子岳负责相关的接待工作。导演吕班借此契机让他在该片中饰演了农民康天成,这便成为他踏上电影演员生涯的起始。

《吕梁英雄传》摄制结束后,史东山又诚邀赵子岳在其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中饰演游击队长黑老蔡。赵子岳所塑造的黑老蔡,并非如同当时某些影片所表现的党的领导形象那样,被刻意地赋予一层超人的色彩,而是不但生动地展现了黑老蔡对敌斗争时沉着坚毅的一面,还生动地展现了黑老蔡作为普通劳动者所具备的纯朴、忠厚的另一面。
在同一时期的影片当中,这个形象是相对成功的。正因如此,他从山西省剧协调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1962 年,对于赵子岳来说,无疑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年份。在这一年,他成功拍摄了两部备受瞩目的电影,一部是《停战以后》,另一部则是《锦上添花》。
在《锦上添花》这部电影当中,他所扮演的“老解决”这个角色,堪称他整个从影生涯中难得一见的主角。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获得这样重要的角色机会并非易事。而赵子岳凭借着自己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将“老解决”这一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他通过细腻的表情、生动的动作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台词,把这个角色塑造得活灵活现。


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演绎,使得“老解决”这个角色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从1949年起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六年间,他先后在二十五部影片中饰演角色。如在《丰收》中饰合作社社长孙富贵;

在《英雄司机》中饰老司机;

在《国庆十点钟》中饰办公室主任;

在《深山里的菊花》中饰游击队长;在《林家铺子》中饰老通宝;

在《春暖花开》中饰工厂干部;在《水库上的歌声》中饰赶车农民;
在《上海姑娘》中饰老工人;

在《水上春秋》中饰车间主任;在《矿灯》中饰老矿工;在《红旗谱》中饰地主管家李德才;


在《青春之歌》中,他扮演老地主。当发现农民将他的大片麦子割走了时,如割了他身上的肉似地呼叫着:"我的麦子……"虽是简单的一句台词,赵子岳非常传神地用一声长哭腔呼叫出来,就把地主贪财如命的本质揭示得入木三分。

在《暴风骤雨》中饰老孙头;


在《汾水长流》中饰公社主任;在《锦上添花》中饰站长老解决;在《停战以后》中饰班县长;在《小二黑结婚》中饰二诸葛;

在《烈火中永生中》中饰囚犯等。

"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又参加了近十部影片的拍摄,如在《萨里玛河》中饰老贡布;
在《拔哥的故事》中饰老书保;

在《柳暗花明》中饰梅老爹;


在《带手铐的旅客》中饰老公安局长王丰年;

在《牧马人》和《如意》中饰老校工;

在《骆驼祥子》中饰老农民等;

赵子岳的银幕形象塑造中,除了在《锦上添花》影片中扮演了一个主角外,几乎演的全是配角。他曾意味深长他说:"红花好看需要绿叶作陪衬的。如果没有反面形象及配角配合,正面的主角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很难达到。


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选的"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
赵子岳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1981年,他把自己克勤克俭积攒下的一万元捐献出来,作为“北影厂青年演员进步奖”的基金,以培养和奖励青年演员。
赵子岳有过两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是在抗日前,他和张健两人结为夫妇。张健是一位医务工作者,两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在那个年代,他们一起投笔从戎。
两个人在战争年代互相照应,感情非常好,但在那特殊的十年中,赵子岳被批判,妻子张健也被连累。因为经常挨批,张建的身体十分虚弱,常年卧病在床,但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是被要求去做清理垃圾,打扫厕所等工作,最终在1966年,她因病离世。
赵子岳和再婚妻子曹孟珍
后来,赵子岳重返了舞台,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工作,为了让他晚年有个照应,赵子岳的子女鼓励他找一个老伴。

有人帮他介绍了一个在北师大教授家,做保姆的阿姨,这个阿姨年轻的时候特别苦。赵子岳和这位保姆阿姨一接触,两人都觉得非常好,于是这位叫曹孟珍的女士就成了赵子岳的第二任妻子。
婚后,曹孟珍主动把赵子岳前妻的孙子和孙女接来,像对亲生的一样对待她们,两个孩子从几岁就和奶奶在一起,直到读大学才离开。

老两口互相照顾彼此依赖,曹孟珍对顾赵子的照顾是无微不至,赵子岳也对曹孟珍关爱有加。
赵子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3月25日9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在四十余年的电影生涯中,赵子岳塑造出一大批诙谐幽默、深沉凝重、光鲜活泼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时代特色、充满真情实感的配角形象,成为几代观众难以忘却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