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草根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草根于洪敏的创业故事
有人说,俞敏洪就像一本历经风霜的手抄本。
没有钱,没有势,没有家庭的浑厚,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根深的关系,更没有出众的仪表,都是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自己在拼搏。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
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外语。
历经三次高考,1980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1年他从北大离开,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从事英语考试强化教学。
俞敏洪传奇,那些你不知道的新东方创业故事...
一间10平方的小屋,一张破桌子,一把破椅子,一堆用毛笔字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除了脑子里的英语教学知识,这是俞敏洪白手起家的所有家当。
在北京寒风怒号的晚上,俞敏洪就骑着破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
多年以后,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评论:“俞敏洪左右开弓的糨糊刷,在中国留学生运动史上,刷下最激动人心的一页华章。”
运气背后的法宝
1995年,俞敏洪已经意识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联系。
“这些留学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尽管我不是其中一员,但可以帮助他们变得更强大。”他还强烈意识到,要鼓励留学生回国发展,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于是,新东方提出要成为“出国留学的桥梁,归国创业的彩虹”。
俞敏洪传奇,那些你不知道的新东方创业故事...
彼时,新东方的学生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此时俞敏洪已经能够感受到教育产业的魅力,有了稳固的后方和明确的信念,新东方步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回顾这一段创业的经历,俞敏洪似乎忽然走运了起来。但在运气的背后,却有着他独特的法宝。
俞敏洪从来不讳言自己出奇制胜的法宝:就是让利于学生。
这个连傻子都觉得有些傻的招儿,在他的成功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新东方创业之初,出国考试培训市场已经有了30多家单位,俞敏洪只做了三件“小事”,很快从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