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的这些年
在移动的这些年
2017年,在我心目中是中国移动的转折年,这一年河南周口商水移动完成了自己巨大的转变,也就是在这一年,所有营业厅被所谓的外包了,移动员工全部撤离移动营业厅,营业厅被所谓的铁通公司全部接手。铁通从当地招聘了一批营业员,移动营业员变成了所谓的行销经理,三个乡镇或两个乡镇合并成了一个片区,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电话营销。也就是这一年我开始知道有所谓的外呼公司。
外呼公司的到来,让广大移动用户有了遍地都是移动人的错觉,接到很多电话,每一个都自称是移动公司的人。之前移动人员通知业务最起码是会通知到每一个客户,让客户知晓并且同意办理,方可办理。外呼公司的到来,让只要接通电话即可办理业务,同意与否不重要。从这里开始有没有能力不再重要,有没有外呼点变得很重要,那时开始我对:“欲得他人之惧,先有摄人之能;欲得他人之敬,先有服人之德”这句话产生了怀疑,能不能干好活,能不能拿高工资,都取决于你有没有胆量造假。
当然从哲学的角度讲,新事物的产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的,外呼的产生也是移动公司业务发展的必然,那一年投诉率也突然居高不下,肯定这是必然的结果。移动在自省的时候,做出了改变,客户办理任何业务都需要验证码,外呼也有了巨大转变,他们开发了可以跳转客户验证码的软件,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高的离谱的酬金怎么会不让人动歪心思呢。之前我总是在想,这些人怎么这么聪明,系统还未完善,他们的对策就出来了?之前每天一个乡镇十几个套餐迁转的业务量已经很高了,为什么现在可以一天一百多甚至几百?进厅客户最多的大合作大渠道没有这么大的业务量,相反很小的村级,之前几乎不办业务的地方却每天业务量惊人?领导看不到数据吗?觉察不到业务量的异常吗?有很久的时间我一直在纠结这些问题。后来我明白了,这个问题等同先有鸡先有蛋。
从那时开始,我就萌生了待不下去的想法,我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标榜自己,也不是心怀天下的圣女,只是时常感念良心,是呀,良心,在移动算什么呀,要想做好指标,先亲戚,再朋友,然后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总有一款指标适合他们。记得每一年都会听领导说,联通过年期间发展了多少多少业务,他们走亲戚都带着上班儿工具,咱们的业务几乎零发展。是呀,我们总是给有流量需求的客户送通话,给有通话需求的客户送流量,亲戚用的上吗,自己父母的号码都会被不知名的外呼渠道偷偷更改了消费,提起移动,有多少亲戚朋友在吐槽,又有多少在褒奖,比例应该很惨不忍睹吧。
对于员工,清晨营销➕黄昏营销,定点营销➕精准营销,每天的走村串巷,每天的敲门入户,再后来我们改变策略了,我们去村室,打着扶贫的幌子,自己都干了什么,其实自己心里最清楚。大鱼捞完了,小鱼长大了。每天接待的客户有多少吐槽,有多少褒奖,网民的发言是真实情况。对于领导,引进在呼是你们,外呼出事儿,是员工,真的,你们开心就好呀。
前路漫漫,没想到与奋斗了7年的公司这般各奔东西,这世上生活本就不易,我改变不了商水移动的现状,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离开是对彼此最好的结果,望君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