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卖的房子能不能买?五点风险千万要防范
司法拍卖的房子能不能买?五点风险千万要防范
一般法院拍卖的房产大多是一些人抵押或没收的房产,最终成交价也会低于市场价格,而且不限购,能过户,所以成为了很多人“淘房”的途径之一。但先别急着去“捡漏”,买司法拍卖的房子前,这5点风险一定要先了解透彻。
一、房屋原业主的身份背景
一般被抵押或没收房屋的,都是因为债务人无法履行到期债务,导致被债权人起诉、查封抵押房产,最终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很多一部分是由于投资失败,资金链断链或者沾染高利贷跑路的,如果是普通做买卖失败,人品尚可还行,如果遇到流氓房主,可能会返回来闹事、找麻烦,就后患无穷了。
案例:
2019年年初,周先生通过司法拍卖,拍下了一套房子,花了628多万。2019年8月份,房子交付了,周先生准备给新家重新装修。却发现家门口多了一个帐篷,里面住着两个老人(房屋原业主的父母)。
经过调查发现,当初村里分给周大伯一块地,他就在地基上造了房子。房子虽然是他和老伴住,但最终房子也是要给儿子的,房产证上就写了儿子名字。没想到,儿子资不抵债,欠了不少钱,房子就被法院收走了。周大伯舍不得房子,而且老俩口没地方住了,这才搭了个帐篷住在大门口的绿地上。并表示周先生要想让他走,给50万就可以。
周先生当然不愿意,相关职能也都采取过措施,只是收效甚微,周先生的门口,就一直被堵着。经过多番努力,法院方面表示,公共绿地肯定不能用来交易,如果老人坚持不肯搬走,周先生可以以妨碍出行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所以,在购买司法拍卖的房屋时候,购房者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清楚房屋来源,认真研读、核实拍卖公告,理性决策。
二、实地看房,租赁及被占有的房子要当心
司法拍卖的房子想看房可没那么方便,不去实地考察看房,很可能遇到存在建筑瑕疵的房产,而法院对房子的瑕疵是不担责的。去看看,也能了解到这个买卖的房子是不是存在对外出租了或者是被占有的情况。
在法律上买卖不破租赁,也就是说这个房子买卖是不影响租赁合约的,如果原房主租给了别人居住或者做生意,你是没有权利赶走租房的人的,只能等合约到期或者赔付对方违约金才可以。如果遇上那种租给品牌店铺和酒店式公寓之类长期租户,那交接、腾退处理起来都很复杂,成本也特别高。
三、房产的属性要查清
这个毋庸置疑了,在买司法拍卖的房产时候购房者要查清楚房子的属性,这里面主要包括土地的出让性质、使用年限、有没有办理过不动产证、税费缴纳有没有拖欠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法院拍卖财产时报出的拍卖价,通常只是“裸价”,参拍者如果举牌竞得,除了要一次性全额向法院支付销售款外,还要承担一些隐性费用,比如被拍卖房子的名下还有拖欠的物业费、水电费等,也需竞拍人一并承担的。
四、明确房产的产权共有情况
司法拍卖的房源都是有债务问题没有理清的,购房者买的时候就要注意是个人所有、夫妻共同所有,因为可能涉及房产交割时候存在异议。另外还要谨防房产涉及一房多债主。
五、明确过户流程
假设以上四点都没有问题,并最终通过司法拍卖成功买到了房子,购房者就要尽快办理过户手续了,那法院拍卖的房子怎么过户?
首先,购房者确认法院是否解除了对该房产的查封。
其次,材料准备好,用书面方式寄给有关部门。
第三,当事人自愿履行判决或裁定的,由当事人共同到登记机关办理过户登记;当事人一方不愿履行判决、裁定义务的,由银行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登记机关根据法院的强制过户的判决或裁定、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过户;可让法院出面协调建设局和国体资源局的关系,依法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取得房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