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霸”朱成:上北大、读哈佛,是首个中国籍哈佛学生会主席
“浙江学霸”朱成:上北大、读哈佛,是首个中国籍哈佛学生会主席
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始终不断地在优秀的道路上奔跑,不仅考上了北京大学,之后还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甚至刷新了哈佛大学370年校史,为哈佛首个学生会主席的中国人。
要知道,在国内众多大学中,清华北大一直是莘莘学子梦想的学习殿堂。再纵观世界,作为全球顶尖学府的哈佛大学,更是学子们的向往之地,而这位中国女孩,却能够囊括国内外的顶尖名校,她就是宁波女孩朱成,也是中国的骄傲。
朱成出生于宁波,自小聪明伶俐,但身体素质较差,所以每次体育跑步名次总是靠后,于是自尊心很强的她,感到了沮丧,甚至连上体育课的心情都没了。
然而她的母亲鼓励道,“考没考到第一名没有关系,但是要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是,只追赶你前面的那名同学”。于是,朱成谨记妈妈的教诲,每当体育课跑步时,她都只努力追赶她前面的那位同学,逐渐地,她的体育成绩也进步了。后来,“只追前一名”,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却成为朱成一直保持的做事理念。尤其在学习上,她细化目标,不急于求成,每次进步一点点,最终触及自己想要的东西。
1997年,不负众望考入了北京大学。
2001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虽然拿着全额的奖金,衣食无忧,但朱成跟所有初来美国的留学生一样,在当年也面临着诸多困惑。
首先是语言,虽然朱成在北大时是英语系的,但她发现,自己当初学的都是书面语,在美国日常交流中不常用。同时,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互动的方式,也很不一样。在哈佛,这里的学生都敢于跟老师挑战,甚至敢于跟诺贝尔奖获得者辩论。直到第二年,朱成才学会怎样跟老师辩论。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远比中国学生强烈许多。老师刚刚提完问题,美国学生在高高举手的同时,就已经抢着说出了答案,而朱成由于习惯了国内的学习思维,总是在犹豫着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举手会不会被大家嘲笑?
后来朱成才明白,其实,美国学生并不考虑对错,只要有见解,就直接与老师交流。于是,“只追前一名”的理念,让她鼓起了勇气,试着快速地举手,最后终于得到了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
慢慢地,朱成逐渐成了班里举手发言最多的同学,不仅赢得了老师的青睐,还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一年紧张刻苦的学习,2002年6月,朱成以所有科目全A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哈佛硕士学位,成为当届700多名教育硕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后来朱成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且在读博期间,以62.7%的高票当选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获选学生会主席,成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历史上,首位中国籍学生会主席。
在学生会,她以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理念和亲和力,广泛联谊,把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成效显著。2005年6月9日,朱成获得了哈佛大学“杰出工作奖”的殊荣。这是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对1200余名在院硕士、博士生颁发的最高学生奖项。
2006年5月,有了第一次竞选经验的朱成,决定参与2006—2007届哈佛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的竞选。最终,这位温柔漂亮的宁波女孩,成功当选学生会总会主席,成为拥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总统”,轰动哈佛。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
2006年6月8日,朱成在哈佛大学355届毕业典礼日正式任职。
现在,朱成已经是哈佛聘用的中国老师。不过拥有赤诚之心的她,怀揣着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我在哈佛学的是教育,当然要办教育。我想过了,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事就是做好教育,把国外开放式的教育经验带到中国来;第二就是投身媒体工作,把我的理念传播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