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检测”黑科技:一根头发就能验毒?
“毛发检测”黑科技:一根头发就能验毒?
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们来聊聊“毛发检测”这一黑科技。是怎么让“瘾君子”现形的,连剃光头戴假发都无法蒙蔽过关?
毒品进入人体后,会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出现在尿液、血液、唾液、毛发中,成为吸毒违法行为的证据。而尿检、验血等方法能追溯到吸毒的时间非常有限。验血阴性只能说明当事人
24小时内没有吸毒。尿检阴性只能说明你已经3天没有吸毒了。一旦超过时限,血液和尿液中就检测不到药物成分。以前,警察冒着各种危险抓毒贩和吸毒人员,但经常发生的情况
是,由于验血和尿检阴性,他们无法提供当事人吸毒的证据。真是太扎心了!还有的社区吸毒人员会在日常尿检前提前几天停止吸毒,甚至通过多喝水、服用利尿剂等方式加速毒品排
出,定期尿检后又复吸,给我们的禁毒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后来研究人员发现,毒品进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毛囊。毒品及其代谢产物会被头发中的角蛋白固定并稳定的留在头发中,不会因为使用洗发水或染发而改变!
吸毒后毒物在毛发的代谢过程
因此,“瘾君子”吸食毒品后,毒品及其代谢产物会随着毛发的生长从发根端迁移到发梢端,作为吸毒信息的实时记录。当承载有吸毒
信息的毛发长出皮肤时,检查者可以通过毛发的切片检查来推断当事人的吸毒史。目前,毛发毒品检测技术只需3 ~30分钟,即可查出被检测对象在检测前6个月内是否吸食或注射过
毒品,准确率高达99%[1]。该技术不仅能检测冰毒、吗啡、单乙酰吗啡、氯胺酮、可卡因、摇头丸等毒品,还能覆盖芬太尼、美沙
酮、苯二氮卓、氟胺酮等新型精神药物。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分析其代谢成分的特征来追溯药物的产地和来源,提供可靠的缉毒线索。
有些媒体在宣传中将毛发验毒比作“一根头发就能验毒”有些夸张。事实上,我们需要收集“一小撮”头发,总量应不少于100毫克,约100根头发或更多。
一小撮头发的数量
根据公安部《涉毒人员毛发样本检测规范》的要求,采集的毛发应分为A、B两部分,每部分不少于50 mg [1]。采集时,应将被采集人枕部(即后脑勺)100根以上的头发紧贴头皮剪
下,放入干净的采集袋中密封,并如实记录被采集人的信息。可能大家会觉得:毛发验毒那么厉害,那就在检查前染发,或者干脆剃光头。没有头发不是无法验不出来了吗?请趁早摆脱这种想法!黑科技不是随便就能破解的!
除毛发外,人体任何部位的毛发,如胸毛、阴毛、腋毛、腿毛等。,可作为药物测试样本。
当然,不同部位毛发的生长和脱落会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所以利用不同部位毛发检测出的毒
毒种类数目和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韩国明星朴有天曾剃光头发和体毛以逃避检查。后来韩国警察搜查了房子,找到了朴有天
之前脱落的腿毛,并再次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证实了他吸毒,分析为冰毒。
所以,即使对自己下狠手,剃光身体各个部位的体毛,警察还是有办法进行毒品检测的。既
然剃光行不通,染发能逃过检测吗?日本女演员酒井法子就做过这样一个“骚操作”——剪短头发,频繁染发,试图逃避毛发检测。但由
于染发试剂的成分与毒品和代谢物完全不同,染发试剂对毛发检测的干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最后,酒井法子被东京警方成功检测出她头发中的毒品成分,她本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
罚。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面对毛发检测这种黑科技,任何想逃避检测的伎俩都躲不过警察的火眼金睛。最后一首“凉凉”的歌送给“瘾君子”。最后,请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毒品防范意识:
1。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零食,尤其是在
酒吧、KTV等容易出现毒品的场所,更不要喝任何离开自己视线的饮料。
2.永远没有第一次!拒绝尝一尝的诱惑!
3.不交毒友,也不碰毒品。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不要告诉任何人,私下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