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为什么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孟子曾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个的思想不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是需要“为富且为仁”。
为富有利于社会发展。为富指创造或支配财富。金钱是市场对个人的奖励,不是美貌才华、个性脾气,而是服务价值的体现。财富是稀缺的,创造财富,需要增强竞争力,提高生产力。追求财富,使人自食其力,减少社会负担。为富解决了低层次的生存需求,为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崇尚为仁是一种传统精神。为仁是满足他人需求、增加社会福利。为仁不仅可以帮助困难中的人,缓解部分社会负担,而且能够提高精神境界,满足自我精神需求,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助的社会风气。如果仁义不存在,那么社会发展会受到阻碍,不利于社会和谐。
为富是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发展的体现。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赚取财富的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又很少教授怎么致富。增强竞争力,提高生产力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可以拥有科学技术的知识,但是知识转化成收益的部分却比较少,即使一部分人存在高转化率,那也被二八原则支配,造成马太效应,不利于社会发展。
为仁需要掌握度。如果救援的物资过多,被救助可能源于对于免费的认识,而浪费部分社会资源,形成奖懒罚勤,因为被救助者虽然不会为此直接付费,但是并不表示其他人或全社会不会为此支付成本。因此,免费不一定是实际所需要的,而他人的需求也是比较难以衡量的。
为创造为富也为仁的社会环境,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需要以法律作为致富的保障与底线,更需要激发人们内心的良知。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为仁就失去了良性的支撑,因为道德是没有强制约束力的,高素质行为不会稳定。缺少法律制度,违法成本太低,导致乱象丛生,善行得不到有效的激励。
为富为仁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个人发展综合能力,社会发展生产力。力求避免“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不健全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