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51)从国军中将到共和国开国上将
黄埔一期(51)从国军中将到共和国开国上将
黄埔一期(51)
从国军中将到共和国开国上将
陈明仁(1903年-1974年),字子良,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今南桥镇洪源村)陈家岭 人。1923年冬到广州,1924年3月考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在广州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陆军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合并后,编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历任连、营长。
1928年起任第10师56团团长、第3独立旅旅长、第88师师长等职,因屡次顶撞上司被降为师参谋长。 1938年起任第2预备师师长,第71军军长,参加了九江抗战、桂南会战、滇西松山战役等。1946年参加内战,1947年守卫四平时用大米白面做工事掩体,在冰冻的路面上撒豆子来阻止我军进攻。战后被告发纵兵抢粮而遭撤职。调任南京总统府参军闲职。对此陈明仁心中愤恨不满。
1948年10月,任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兼第29军军长、第1兵团司令,与倾向和平的国民党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程潜接触密切。
1949年2月,率部到长沙,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长沙警备司令,同程潜秘密筹划和平起义。7月,任湖南省主席、省“绥靖”总司令,同南下的人民解放军建立联系。8月4日,与程潜等率部通电起义,任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兼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司令。9月,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接见,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12月,率部赴广西执行剿匪任务,歼匪特3万余人。 1952年1月,所部改编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军长,率部开赴广东湛江,担负边防守备任务。 1974年5月21日,病逝于北京。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