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口感如何(梦华录里宋代点茶是什么味道的 )
宋代点茶口感如何(梦华录里宋代点茶是什么味道的 )
梦华录里的宋点茶文化:
宋代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最好饮茶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茶,整个宋朝社会流行蒸青团茶,于是便衍生一种与其他时代都不同的饮茶方式——点茶。
据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文献记载,点茶法的主要步骤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取盏、点茶(七汤七点)、分茶等。
第一步:备器
宋代点茶法相比于现代,繁复许多。点茶之前把茶饼碾成细茶粉的工具就需要好几种。加上点茶时使用的茶盏、盏托、汤瓶等,主要有十二件茶具。
南宋审安老人按使用顺序将它们画成白描图案付印成书,封以官职,作出注解,并称为“十二先生”。
第二步:备茶
《宋史》记载,宋朝时期的茶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贵族阶层们多饮用的片茶,片茶呈饼状,也叫团茶,其中以北苑贡茶最为出名。
自宋太宗时期开始,朝廷就专门在北苑御茶园设立官焙,为皇帝以及其他王公大臣造龙凤团茶。
第三步:择水
选水。宋朝时期的人们在煮茶的时候尤其注重水的品质,宋徽宗所写的《大观茶论》就明确指出点茶法所用水的标准:“水以清、轻、甘、洁为美”。
第四步:炙茶
准备好点茶所需茶具和团茶之后,需要将团茶制成茶末。团茶在存储过程中难免受潮,为便于茶末形成,须将龙团凤饼取适量置入茶焙笼炙烤。
且宋代饼茶属蒸青绿茶,苦涩味其实偏重,炙烤也是有助于提升口感。
第五步:碾茶
将茶饼槌成碎块之后,接下来就是用茶碾碾细。茶碾早在唐代煎茶法中早已应用,且所用材质有铁质、陶瓷,甚至金银。
第六步:磨茶
茶磨在《茶具图赞》中,被拟人为“石转运”。用茶磨将茶磨细。
第七步:罗茶
《茶具图赞》中将茶罗拟人化为罗枢密,其筛网用罗绢制成,细密而紧致,可过滤出极细的茶末。
第八步:侯汤
烧水,最重要的便是把握水烧开的程度以及烧水时的火候,这样才能点出足够好的茶。
第九步:熁(xié )盏
熁盏,即炙盏、温盏,给茶盏预热。宋代点茶会将茶盏以火烤热,或者用热水洗涤茶盏,这是点茶之前的重要步骤,如果盏不热,茶沫就不容易浮起。
点茶多用建盏,不仅因为“茶色白,宜黑盏”,也因为铁胎保温,“熁之久热难冷”而成为斗茶神器。
第十步:点茶
在茶盏中放入茶末,然后注入热水,将其调成均匀的茶膏。点茶须注水七次,同时以茶匙或茶筅快速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茶末与水交融,直至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
虽注水次数多,但整个过程不过数分钟,手速要快。
最后:分茶
将盏置于盏托上即可品茗或参与斗茶。《茶具图赞》中将剔犀盏托拟人化为漆雕秘阁,便于盛茶,更为稳固。
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
茶百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茶汤可以使同一茶汤显现出不同的图案,这是其它艺术手法无法比拟的,也是古代斗茶赛之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