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史|从世界第一到地产泡沫
日本经济史|从世界第一到地产泡沫
战后70年,日本的经济经历了崛起时的喧嚣,地产的泡沫,又拐点到了经济的沉寂。历史何其相似,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后,正在经历众说纷纭的地产泡沫,但后事究竟会如何,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发展史中窥一二。
《战后日本经济史》-野口悠纪雄,作者是40年出生的人,亲身经历了日本经济的潮起潮落。亲眼目睹了日本产品横扫世界市场的场景,但也眼睁睁的看着日本经济走向衰退,前途未卜,这本书对于我们自身经济的发展有不少启发。
1.旧体制的保留,工业得以发展
1945年日本投降,在那之前,日本为了确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建立起“国家总动员体制”,即全国所有的资源都要为战争服务,它的主旨就是企业必须为公共利益做奉献,不得追求私利。企业不再支持发行股票的方式获得融资,改由银行为企业融资,俗称“银行中心主义”,土地方面地租由政府控制为低价,收购粮食的时候又对农民和地主采用双重标准,农民的价格高。战后美国接管了日本,但实际上由于对日本并不了解,所以还是主管经济的官员继续管理,这套战争时期的制度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日本的特殊性还在于其工会的特殊性,发达国家的工会都是工厂是按照产业分类来组织的,但日本的工会在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劳资关系,鼓励各企业为单位成立工会,传统工会被彻底解散。
1946年政府开始重建国家经济体系。政府首先重点发展了倾斜了基础产业,煤炭和钢铁,不仅资源给予重点分配,还给与价格补助。这种倾斜式的生产方式带动了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战争中日本的工厂几乎都被损失殆尽,所以战后迅速的引进了最新型的设备,从而使经济增长成为可能。
在整体经济供给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种人为的倾斜的方式很快引发了通货膨胀。受影响最大的是地主基层和富裕阶层,由于租赁的价格不允许随意提升,所以通货膨胀后,工资上涨,但是地租和房租不涨,导致相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没什么影响。但是依靠地租和房租的富裕阶层的收入则大大缩水,不可避免的他们没落了。
社会的资金和资源,本来应该按照市场分配,但是50年代日本一直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进行配给。然而正是这种体制,日本的重工业开始发展。重工业的资本回收期比较长,如果是市场方式,很多企业都会转投轻资产模式的其他产业,但是这种政府主导的方式,可以从长远出发,助力发展重工业,虽然违背了市场原理,却得以快速发展。
2.一个发展契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支援韩国,从日本大量购买补给,经济得以快速的发展。52年,盟军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53年朝鲜战争结束,但日本经济仍然走在了告诉发展道路上。
3.高速增长到来了
60年池田内阁诞生了,内阁提出“收入倍增计划”,从此经济发展成为了举国的目标。这个计划最终大获成功,但实际上是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发展必经的过程,这个阶段中,势必会出现较高的增长率,技术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开发过,后来者只需要模仿就可以了。日本的制造业掀起了制造高潮,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基础设施也迅速完备起来。这个过程亚洲其他国家比如咱们中国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之所以能够增长的飞快,有着多重因素,首先政府配给资源的方式,更利于重工业的发展,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一搬都是大企业来承担,其发展也主要是企业内部的分担合作,不是市场的合作。其次,低利率和资金配给。银行资金配给企业时,利率普遍都很低,但由于这个利率都是政府控制,所以依然在可控范围。
4.石油危机
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将石油作为斗战手段,提高原油价格,并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飞涨致使世界大乱,为了节约用电,政府大楼减少照明,电梯也停止了。杂志都减少了纸张数目。整个日本乐观的气氛骤然改变。
74年物价飞涨。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很差,贸易赤字,又遭受石油危机,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英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慢性萧条。79年又发生了一次石油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式恶化,陷入了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同时存在,俗称”滞胀”。
但是相反日本之虽然也经历两次石油危机,却在80年代依然获得了告诉发展。所以秘诀是在哪里?综合来说依然是旧体制发挥了作用,日元升职,且工会由于跟企业时共存的关系,并没有要求涨薪,与企业共渡难关
5.世界第一与贸易摩擦
80年底,日本经济飞度发展,以汽车为例,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同时冲进世界第一的还有很多产业。
随着日本的飞速发展,日美的贸易开始逆转,两国之间摩擦开始频繁,最初是纺织品到钢铁,再到电视机等半导体以及汽车行业。为了缓解这种矛盾,80年代后逐渐开始金融自由化。85年五国财政部长,发表了成为广场协议的声明,诱导当时快速发展的日本和德国货币升值。而其后市场换乱一片,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一年内上涨了60%以上。
6.地产泡沫
日元的急剧升值导致了出口放缓,不可避免的实施了金融缓和政策,日本连续6年执行了金融缓和政策,到87年已经降至最低2.5%,这也是战后的最低水平。但由于当时美国遭受了经济上重击,日元无法贬值,只好一直维持这种最低水平2年,这种异常的状态居然被放置了两年。
83年日本东京中心地区的城市土地价格开始以异常的速度飞涨。土地成交价格高的令人难以置信。随后这种现象扩展到其他地区。86年前后,“拆迁”“转卖土地”开始盛行,大量的企业开始倒卖土地,这种暴力的行业吸引了大批人员分文不取的获得了暴利。
88年日本国土厅还曾发布白皮书,认为土地价格上涨是由于实际需求引起的,并非异常。地价的上涨又带动了股票市场的上涨,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投资大增,甚至重金买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14栋大楼。这样的大手笔,比比皆是。但在当时,没人觉得奇怪,都认为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序,甚至超过了美国。
90年1月,股票价格一泻千里,但奇怪的是地价未降。一直到91年地价下跌,十分迅速,一年内暴跌了14.7%,同年又爆发了不良债权问题,金额超过了100亿。受此影响,日本的股价和地价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还没恢复到当年的水平。
7.日本根基动摇
90年代以后,中国崛起,制造业方面迅速发展,信息革命也随着到来,然而陈旧的经济体制无法适应新型信息通讯技术体系,因而并未享受到这波时代的发展带来的红利。日本开始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
8.何去何从
泡沫时期,人们已经不再遵守“劳动致富”的原则,现实变成了怎么样不用劳动去获取财富。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哪怕短暂盈利也会最终回归,因为如果经济资源总量不增加,有人变富了,必然有人变穷,这种全都不劳而获的状态必然不会持久。
我想最后这个问题也留给我们自己,日本的经济发展史,依稀都能看到我们发展的影子,那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又该如何突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