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全面下线,你还信任滴滴么?
滴滴顺风车全面下线,你还信任滴滴么?
滴滴又出事了,滴滴又回应了。
日前,滴滴出行公布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一事自查进展:滴滴公司决定,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就在三个月前的5月6日,一个21岁的空姐在搭乘滴滴顺风车过程中,被司机残忍杀害。这次恶性事件震惊全网,并引起了人们对网约车安全隐患的反思,当事公司滴滴出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
然而100天不到,悲剧再次上演了。昨天,在浙江省乐清市,一名20岁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司机强奸杀害。
事件经过还原
据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公安官方微博今天的通报,昨天13点左右,今年20岁的受害人赵某,乘坐滴滴顺风车由虹桥镇前往永嘉。
据赵某的朋友称,当天14点10分左右,赵某给他发微信称,“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而另一名朋友在14点15分,接到赵某失联后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提到“救命、抢救”等字眼。随后朋友多次联系受害人,但受害人始终处于失联状态。
多次联系未果后,朋友在15点40分左右,第一次联系滴滴平台客服寻求帮助。又过了大约两个小时,在17点35分左右,赵某亲属报警。
事发不到一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警方在接警后迅速启动重大案事件处置预案,并于25日凌晨4点,在乐清市 柳市镇将27岁的四川籍犯罪嫌疑人钟某抓获,并在随后带领钟某指认作案现场。警方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现场视频。根据钟某交代的地点,搜救队员找到了失联的女孩赵某,但已经遇害。
据了解,受害人她已经没有气息了,左手受伤,都是血,左手指甲里都是血,双腿被绑住的。
受害人好友亲属联系客服均未获回复
在这起案件中,受害人的朋友曾先后多次与滴滴客服联系,希望能通过平台的帮助找到车主,但却迟迟未能得到回复和帮助。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滴滴平台在案发前一天,就曾接到作案车主不轨行为的投诉,也没有及时处置。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永嘉县上塘派出所在接到赵某的好友和家属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其间警方通过该好友的手机与滴滴平台沟通,要求获得司机具体信息,包括电话、车牌等,但没有结果。
滴滴致歉:犯罪嫌疑人一天前遭投诉未处理
事件发生后,滴滴公司也在今天发布声明,对遇害者表示道歉。并表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声明中,滴滴方面还表示,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但滴滴的客服并未在承诺的时间内回复,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
滴滴顺风车:罪恶之源?
对司机和乘客双方面而言,滴滴顺风车曾经是被人们称赞为一项聪明、方便的服务。
2015年4月,滴滴顺风车车主招募计划正式开始,滴滴给予车主补贴高得有点令人眼热。滴滴方面的补贴计划是:对于入驻滴滴顺风车的车主,滴滴给予新注册用户50元补贴,完成首单后再送100元,如果推荐其他人还可以再获得20元。而根据常理推断,滴滴还会给予首次乘坐顺风车的乘客近乎“免费”的吸引。
很快,滴滴顺风车进入风光无限的时期,顺风车主可以轻松月入过万。许多人也喜欢叫顺风车,省钱省时间又长面子,还不用找停车位。
好景不长,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顺风车的服务和口碑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在发展潮流中被推向尴尬的境地,车主和乘客的矛盾不断激化。
安全保障、参差不齐的服务水平、和现有政策的剧烈冲突——杂而乱,是它最大的弊病。
从滴滴司机的角度来看,首先,滴滴顺风车的信任值制度不合理,给车主一次差评,很难弥补,并且有些乘客是恶意评价的。其次,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他们觉得一趟跑下来赚不到多少钱,扣去平台抽成与油费车损,甚至还亏了本。有时会和乘客发生矛盾,费力不讨好。最后,有问题,有矛盾,滴滴平台也不能及时解决。
而从乘客角度看,顺风车司机服务态度、乘车体验——私下加价,不按流程走,不遵守时间或未送到目的地等事件经常发生,而投诉却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这些也是乘客对顺风车越来越失望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这些,恐怕滴滴顺风车也不会遇到如此危机,更不会和罪恶挂钩——十余起与顺风车主有关的恶劣刑事案件,将人们对顺风车的负面印象放至最大。
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岁女教师钟某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途中,司机潘某持刀逼迫她交出身上财物,之后将其残忍杀害、抛尸。据悉,钟某上车前还曾拍下车牌照发微信给家人,但滴滴公司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涉案车辆的牌照是司机临时伪造的。而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钟某之所以拍下车牌,是因为上车前已经发现了车牌和平台信息不相符,可她选择了在平台上取消订单,并继续乘坐潘某的车。
2017年5月14日,30岁的甘某(女性)通过滴滴出行预约了一辆从重庆市永川区前往巴南区的顺风车。途中,因22岁的司机周某迟到及对行驶路线不熟悉等琐事,两人发生口角纠纷。周某心生怨气,停车与甘某发生抓扯,他使用车内放置的红布和风筝线紧勒甘某颈部,最终致甘某机械性窒息死亡。当晚,周某将甘某抛尸至公路边涵洞下。
今年5月5日,21岁的空姐李某夜里11点50多分出门乘坐滴滴顺风车,结果被顺风车司机残忍杀害。经检验,李某全身上下共有二三十处刀伤,颈部的两条动脉断了,胸前、心脏、肺部都有伤,两侧和背部也有很多刀口……5月8日中午,警方在当地航兴路大桥上发现了顺风车司机刘某华的车。通过调取河道监控发现,5月6日凌晨1点06分,刘某华从停车的地方跳进了河里。5月12日,刘某华的尸体被打捞上岸。事后,李某父亲表示将追究滴滴公司责任,滴滴公司也表态,会主动承担相关赔偿责任,推进后续赔偿和援助工作。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可知,自2017年至今,与顺风车主有关的已判决的刑事案件共有10起,其中抢劫罪2起、强制猥亵罪3起、敲诈勒索罪1起、强奸罪1起、故意杀人罪1起、故意伤害罪1起、危险驾驶罪1起。而在这10起案件中,18至30岁的年轻女性是最大受害群体。
恶性犯罪事件为滴滴敲响警钟,在空姐被杀案之后,滴滴顺风车试图调整其服务。
5月16日,滴滴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顺风车用户标签和车主评价功能全部下线,车主每次接单前需进行人脸识别。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接单在22点之前但预估服务时间超过22点的订单,在出发前会对合乘双方进行安全提示。
5月19日零时,滴滴顺风车恢复业务。不过,不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必须完成包括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6项措施后才可使用顺风车业务。
5月31日,滴滴更新整改及安全升级工作进展,包括顺风车业务将于近期恢复仅与出行相关的标签评价;讨论恢复部分安全系数较高的顺风车夜间服务的可能性;在原有紧急求助功能基础上将进入按钮提升至显著位置,并添加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快捷方式,用户可自主一键拨打。
2018年6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为满足部分顺风车用户的出行需求,在综合评估现有安全能力过去三周的作用和效果后,计划于6月15日局部恢复部分夜间时段的订单(具体开放时间段为,22:00-24:00和05:00-06:00)。出于安全的考虑,目前以上两个夜间时段的顺风车订单,将只允许车主与乘客为同一性别方可合乘出行。
然而没想到,还在整改期内的滴滴顺风车,又一次罔顾了大家的信任,这次,它不会再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