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牛王为主人赢13万奖金,死后500人送葬,最高规格下葬
雷公山牛王为主人赢13万奖金,死后500人送葬,最高规格下葬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对于老牛的形象,人们普遍地浮现出笨拙,勤劳的字眼。的确,一牛可代七人力,天生大力的牛是农村人的好伙伴,不需要多么费尽心思,只需要每日的杂草和一个安身之所,它们就会奉献自己的一生,勤恳劳作。在那个落后的农耕时代,家中的一头牛便是宝贝,不仅带来了财富,还带来了安稳与踏实。在贵州雷山县,一头“雷公山牛王”为主人赢13万奖金,死后500人送葬,还以最高规格下葬。
在贵州雷山县,这里的苗族人还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每到特定时节便会举行活动活跃气氛,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这里的人们喜欢斗牛,而“雷公山牛王”便是这里家喻户晓的牛。牛王的主人李正书是在一次斗牛大赛中把它买回家的,他第一眼便觉得这牛有灵性且富有力量,于是不惜花下大价钱买下,当时用了他4千多元,而这还是他辛辛苦苦攒了很久才存下的。买回家以后便是多年的悉心喂养。
这牛生得高大威猛,体格健硕,三岁多就长到了长两米,高一米八,就是那么站着不动都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进攻性与压迫性。但实际上,在李正书的悉心照料下,这牛王与他们一家有很深的感情,脾气温和,灵性十足。喂养了两年,牛王长得更是健壮了,已经有资格为李家人征战斗牛赛了。在2006年,溶江县举办了一场大型斗牛赛,李正书便带着自己的牛前去参加了,在初赛和决赛中,牛王都保持了高水准,力量十分强大,几分钟便把对方压制在脚下,所以这牛王成为了那届比赛的冠军,名声大噪。
这牛王除了上比赛,平日里也会为李家人帮忙,是耕作的好帮手。因为李正书待它好,所以这牛也懂人性,在李正书下田劳作之时它也不会懈怠。夏天天气热,李正书也会牵着它下河洗澡,平日还会对它进行力量训练,俨然就是把它当做亲人来对待。从第一场斗牛比赛开始,牛王前后总共为李家挣取了13万元的奖金,在贵州实属罕见。牛王不能征战以后,李家人也没有卖掉它,而是继续好吃好喝待它,直到它生命的最后一刻。活了27年,这牛王终是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最终安静地死在了牛棚中。
李家人很是悲伤难受,养了27年的老牛早就是家庭成员了,当即便和斗牛协会商量为牛王举行隆重的仪式厚葬,是为它的无私奉献与辛苦劳作,还为它给他们家诸多年带来的荣誉。一听说要厚葬此牛,他的孙女远在千里之外也赶了回来,而在葬礼当天,全村人和那些斗牛爱好者加起来甚至达到了500人之多,可见这牛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
结语
葬礼是按照的苗族最高礼仪安葬,女人们盛装跳舞送行,男人们则抬着牛王葬在了公路边,立下石碑刻上了“雷公山牛王墓”。而这葬礼就是人们对它最高的礼赞了,通过此种方式缅怀它。它任劳任怨,他勤恳劳作,默默奉献无数个春秋,是李家人的伙伴,也是李家人的亲人,所以这最高礼赞是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