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考清华如今却当网红,“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到底经历了什么
立志考清华如今却当网红,“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创作挑战赛##冬季生活打卡季#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5.12的汶川地震是所有人心中的痛,将近七万人遇难上万人失踪,受灾人数高达一千五百多万人,这还是统计到的,统计不到的埋在那片废墟底下的还有多少人。
在这个悲痛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应该是关心现场灾情,但是媒体却塑造了一个少年救人的形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到底是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还是真的少年英雄呢?
汶川地震中的一束光,虽然微弱却照亮他人
2008年四川的震动传到了许多地方,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在其他地方发生,但是当新闻报道出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的时候让很多人都很震惊。
与此同时身处汶川县的人们已经经历过那种昏天黑地山崩地裂的局面。没有人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耸立的房屋轰然倒下的瞬间带走不止是无辜的生命更多的是人们的希望。
大地摇晃开裂也仿佛将他们最后的道路堵死无处可逃,这场绝望的灾难以往都是在电影中上映的,现在却真实的发生在生活中,反而让人们不知所措。
这场灾难虽然让人损失惨重但是依旧是有人不放弃希望,成千上万的官兵战士奔赴灾区,世界各界爱心人士尽绵薄之力捐献物资,将那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表现得淋漓尽致。
灾后的现场让人无法直视,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现场一片狼藉前来救援的战士们小心翼翼的翻起现场的每一块石头,生怕下面还有幸存者而被错过。
现场的哭喊声不断人们的绝望气氛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头,不断有人从废墟下挖掘出来,有的人失去了自己双腿有的人刚重见天日还没来得及与自己亲人见面就去世了。
现场还有父母在寻找自己的孩子,但是当看到废墟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的时候他们已经泣不成声了。
曾经欢声笑语的校园如今只剩一杆红旗彰显着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就在救援人员搜救过这片区域以后突然跑来了一个浑身灰尘还夹杂着鲜血的孩子。
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救援人员正准备将他带走的时候,他却带来了一个消息“那片废墟下还有我的同学困在下面”。
听到这里救援人员赶忙带着孩子去他所说的地方查看情况,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久一点孩子的危险就高一点。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以后孩子赶忙顺着出来的缝隙回到废墟底下告诉自己的同学们外面都是来救援他们的人。
这个临危不乱的小孩就是林浩,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们往外撤离,但是小孩子们哪里见识过这种场面很快就乱做一团。
但是当地震将教学楼都震塌的时候林浩和部分同学没有来得及跑出去,万幸的是因为他们身体娇小在废墟中得以保存生命,但危险还没有解除。
在他们上方不时地就会有石块落下,漆黑的环境让这群孩子害怕到了极点。林浩察觉到四周的环境稳定后赶忙出声询问其他孩子情况。
发现幸存的同学们有些在刚才的震动中受伤流血,虽然林浩在刚才也受伤了但是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担当,他知道自己不能乱。
他强装镇定点名询问情况以后,就开始思考现在怎么办,地震还没有结束万一余震再来对他们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他想到了老师教过的急救方法,让同学们寻找好有利安全的位置以后用石头制造声响,试图引起上面救援人员的注意,一段时间以后他想到这会应该没有救援人员。
为了保存体力他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决定,他想凭借身体娇小的优势爬出去寻找帮助,现在地震情况还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余震或是碎石掉落。
为了被困在下面的其他同学他开始一点点的挪移在废墟中,不知过了多久他前面有亮光,这仿佛让他感受到了希望。
也正因此才能够找到救援人员,在救援人员救助他们的时候,林浩又爬了下去把废墟深处的同学背出来,在现场跟随救援人一块救助自己的同学。
直到最后自己浑身多了许多伤痕也浑然不知,这一刻他就是同学们的“光”,小小的身躯承载所有人的希望,在这片阴霾中照亮前方的道路。
立志考上清华却在网络上当网红,是什么让他改变
林浩在2008年6月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小小的年纪就被这么大的荣誉加身,这对他未来的道路是好是坏呢?
他是否真的能够担得起“小英雄”的称号呢?在同龄人还在上学的时候林浩就已经被多次采访颁奖,北京奥运会上的开幕式也有林浩的身影,他跟姚明一起担任国旗手。
一个最高一个最低,更像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扶持,在开幕式现场数以千计的观众,小林浩没有一点胆怯,当现场有人询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候,林浩说“上清华”。
这样的想法也让在场的人对他赞赏有加。原本是要当“清华学霸”的林浩却走向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后来他的梦想变成了表演。
这中间的转变只有他只知道,在他出名以后他和林妙可合唱的《我和你》一直流传,随着在抢险救灾中的出名。
林浩参加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各种演出都想请到这个少年英雄为自己的活动增加名气。因为之前的学校在地震中损坏,为了他上学问题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帮助他到上海实验小学上学。
在这里他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参加各种活动,经常出席各种镜头面前的林浩慢慢地对演艺产生了兴趣。
抗战影视剧《我的特一营》中的小孩子就是林浩出演的,除此以外他还出演过两部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电影《马东的假期》和《山娃的春天》。
这两部电影的主题跟他自身经历也有相似,林浩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小时侯林浩只有爷爷奶奶的陪伴,林浩饰演电影能够更好地与角色共情。
接触的活动多了林浩的成绩慢慢的跟不上学习进度,照这样下去考清华可能变成空口承诺,林浩也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梦想从考清华变成了演艺道路。
2017年林浩转去了成都的艺术类学校学习,在学习的时候他的文化课成绩在学校里也是非常优异的,但文化课的优秀不能代表可以当演员。
在林浩学习演艺的路上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他的长相并不出众身高也比学校其他人差一截,虽然胜在认真但这些长相身高也是决定演艺道路的关键因素。
林浩春节以后参加的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几所学校的艺考并没有收到要进行复试的通知,大概率就是没有通过,他也没有气馁收拾好心情准备备战高考。
在别人看来他是放弃了考清华只想着演戏,但是林浩本人认为“学习生活还是拍电影都是要有一个好的成绩才行,我没有因为艺考而放弃文化课”。
林浩之所以从考清华转变成现在网红是因为他想借助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人说他利用英雄名号去圈钱,但是他知道这个称呼的分量有多种,他不想用金钱玷污这两个字。
林浩的成名后的发展
有人花费100万请林浩代言,价钱很丰厚林浩没有同意,这种昧着良心挣钱他不要,他从学校毕业以后在都抖音开通了账号,想要借助互联网来帮助家乡村民改善生活。
他走在果农栽种水果的田间,也在思考怎么将这些水果转变为收益。他亲自采摘品尝给出建议并且在都已开启直播讲解,希望能有网友支持家乡果农的水果。
这些就跟网络上的网红带货上链接一样,他想借助自己还有名气的时候帮助更多家乡的人改善当下生活,林浩还身穿红马甲当起家乡志愿者。
一方面向来自己家乡游玩的游客介绍,一边分享自己在家乡创业的事情,他将文旅跟农业生产相互结合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关注。
在林浩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汶川县有一个叫做映秀镇的地方,现在林浩在网络上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小网红。
之前对他在地震中颁发的英雄称号,对他的生活轨迹还是有影响的,有人采访问他这场地震带给了他什么。
林浩是这样说的:“地震带给自己的创伤一直都在,这十几年中它不可能像没有发生一样,我会化悲痛为力量既然被称为小英雄就会担任相对应的责任”。
也有人质疑林浩当初救人是造假事情,一个小孩怎么会这么镇定。林浩认为事情只会越描越黑所以不做过多的回应,只要回应就需要证据。
有些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他也不会因为有人抹黑自己而去找人理论,做好自己就行,每个人都有讨论问题的权力,不可能管住每个人的嘴巴。
现在的林浩做的更多的是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肩膀上的担子只会更重。
相较于在网络上解释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他更希望可以帮助自己家乡百姓脱贫致富,过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林浩而言初心未变,自己所做无愧于心,哪怕是之前通过演艺挣来的钱都捐献给成都红十字会支援其他地方抢险救灾。
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回馈社会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就好,林浩虽然没有实现当初说的考上清华建造出坚固不会倒塌的房子,但是他通过直播带货用另外一种方式建造更坚固的“大家”。
他没有被利益和外面的花花世界蒙蔽了双眼,林浩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
学有所成以后还能够反哺家乡发展,他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担得起“小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