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新:来自国资委的国药新掌门
郭建新:来自国资委的国药新掌门
文/10%公司【微信搜号码:dfcompany;查找公众号:10%公司】
在兼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集团”)董事长5年后,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迎来了继任者。
4月15日,在国药集团的干部大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宋志平在国药集团的任期届满,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任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局长
2009年5月,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受命同时担任国药集团董事长,成为央企唯一的“双料”董事长。
宋志平同时也把他的并购基因带到了国药集团。国务院国资委在上述干部大会上评价称,在宋志平任职期间,国药集团的营业收入从400多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035亿元,去年7月份,和中国建材一起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
对于郭建新的履历,公开资料不多。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显示,在担任国资委副秘书长期间,郭建新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王勇(原国资委主任,现国务委员)、黄丹华(现国资委副主任)、姜志刚(原国资委副主任,现北京市委组织部长)等工作。此前郭建新还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局长,出生地为福建。
与2009年宋志平上任一样,郭建新也是在毫无“医药行业”背景的情况下,“空降”国药集团。
一位长期观察国药集团的分析人士告诉10%公司,宋志平上任后,恰逢被称为 “国进民退”的高潮,期间国药集团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规模迅速扩张。而目前情况下,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药集团更需梳理的是混合所有制,而郭建新很适合做这项工作。
此前,国药集团经常被列举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典型,最著名的案例是,2003年1月,与复星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国药控股(01099.HK)。
根据官网资料, 2003年至2012年,国药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2%,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5%,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2%。目前国药集团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600511)、国药一致(000028)、天坛生物(600161)、现代制药(600420)、中国中药(00570.HK)6家上市公司。
混合所有制国药新试验
前述分析人士称,看起来国药集团的上市公司较多,混合所有制发展的不错,但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集团的影响太强,自主决策少;另外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也不够现代,混合所有制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在今年3月的“混合所有制的力量”的沙龙中,宋志平曾说,目前国药集团正在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待国资委出台相关细则后将方案上报,这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基本是同一概念;国药集团也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使市场机制在混合所有制机制里发扬光大。
郭建新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有不少论述。去年12月,郭建新在一次论坛中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但也有竞争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选用人、劳动用工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从从国有控股入手。
他还表示,要按照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结合上市公司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国有股东的比例区间,为其他的国有资本参与进来留出更大的空间,同时还应当在治理机构、运营机制为非公有资本更多的参与,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也要鼓励国有控股上司公司,完善市场化的劳动用工机制,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的薪酬分配,鼓励上市公司员工多种方式参与公司的增发等。
10%公司系东方早报创建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研究原创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发现中国10%最优质公司,重点研究10%涨停公司,派发中国公司变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