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春闰月不上坟”,今年清明60年一遇,到底还能不能上坟?
“双春闰月不上坟”,今年清明60年一遇,到底还能不能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知距离清明节已经不远了,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它和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传统四大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一、今年清明60年一遇
2025年的清明节因多重历法因素叠加,被民间称为“60年不遇的特殊清明”,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干支轮回,一甲子一遇
2025年为干支历中的乙巳蛇年,上一次乙巳年清明在1965年,下一次则需等到2085年,相隔整整60年。古人将60年称为“一甲子”,认为此类轮回年份充满变数,需谨慎行事。
2、双春闰月叠加,农历全年384天
2025年农历全年包含两个立春(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和一个闰六月,总天数达384天。民间认为“双春年”象征吉祥,但祭祀时忌讳双数;闰月则被认为是“阴阳失衡”,衍生出“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
二、双春闰月不上坟
上面我们了解过了,今年是双春闰月,所以民间有“双春闰月不上坟”的说法,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其实这一种说法是偏于迷信,那么为啥民间会有这种言论呢?
主要是古时候人们对于农耕太过看重,双春年后,这样的年景时间会是很长,在闰二月的时候,天气已经相对较暖和,人们忙于春耕,农作物的生长好坏决定了今年的收成,所以一天也不能耽搁,因此便有了双春不上坟的说法。
三、今年到底能不能上坟
其实在古时,诸事皆显闭塞,故而人们常常笃信某种信仰与规矩,此乃在寻求精神层面的一种慰藉。时至今日人们的思想已经不再那么陈旧,上坟看似迷信的事情,其实体现的是缅怀祖先,弘扬孝道的传统文化,另外上坟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是全家一起,这也表现出了家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因此上坟的意义非凡,也是必须要去的。
四、清明上坟的禁忌
尽管传统禁忌需理性看待,但以下四点仍需注意,兼顾安全与民俗心理:
四类人慎上坟
孕妇与体弱者:墓地多位于山区,雨天路滑易生意外;情绪波动或长时间跪拜可能影响健康。
70岁以上老人与10岁以下儿童:老人体力有限,孩童易受环境惊吓,建议代扫或线上祭祀。
犯太岁生肖(蛇、猪、虎、猴):传统认为2025年属蛇者“值太岁”,属猪者“冲太岁”等,此类人群若心理压力大,可避开高峰。
时间选择:宜晚不宜早?
部分习俗建议清明当日(4月5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气较盛时祭扫,避开清晨阴冷时段。若遇恶劣天气,可延后1-2天8。
动土禁忌:闰月不动坟
民间传言闰月修缮坟墓可能“惊扰祖先”,建议避免动土。若需修坟,可延至大寒节气后进行。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这些传统习俗大家不要忘记。你的家乡有哪些清明习俗?你会选择传统祭扫还是创新方式?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