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怎么写?怎样写好请示?看看请示的写法和范例(值得收藏)
请示怎么写?怎样写好请示?看看请示的写法和范例(值得收藏)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共明确了15种公文。请示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上行文。
一、请示的概念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凡是本机关无权、无力决定和解决的事项可以向上级请示,而上级则及时回复。
二、请示的特点
1.一文一事。为了便于领导批复,请示行文必须一文一事。即每则请示只能要求上级批复一个事项,解决一个问题。
2.请批对应。一请示一批复。请示所涉及的问题,一般较紧迫,没有批复,下级机关就无法工作。因此,下级机关应及时就有关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上级机关应及时批复。
3.事前行文。请示应在问题发生或处理前行文,不可以先斩后奏。
三、请示的分类
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分为三类:
1.请求指示的请示。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
2.请求帮助的请示。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3.请求批转的请示。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
四、请示的写法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附注五部分组成。
1.标题。请示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选择一个主管上级机关,规范标注其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3.正文。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 (请示结语)组成。
(1)请示缘由。交代背景,说明请示的原因和理由,这一部分是能否得到上级机关认可批准的关键,用语要简要,说理要充分,有理有据。如果有些问题难以扼要说明,可将有关详细材料作为附件随文上报,使正文篇幅简短,主旨突出。
(2)请示事项。就某一事项或问题提出看法、建议或处理方案。这一部分要写得明确具体,所提解决办法要符合政策法规,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如有两种以上处理方案也可同时提出,但必须说明本机关的倾向性意见与理由,以供上级权衡。
(3)请示要求。又叫做尾语、结语。通常有较为固定的写法,必须另起一行使用规范用语。通常由“征询语+期复语”组成。“征询语”有:妥否、当否、如无不妥等;“期复语”有:请指示、请批准、请批复、请批示等。如“妥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准”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名称,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
5.附注。使用“请示”这一文种时,应出具附注。写法是在成文时间下一行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注明发文机关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五、请示的范例
(说明:以上收集整理自网络,实用性强,建议收藏分享,以便需要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