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运动?印度布拉莫斯导弹误入巴境内124公里,90°转弯十分诡异
布朗运动?印度布拉莫斯导弹误入巴境内124公里,90°转弯十分诡异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既然无规则,也就全然无法预测,是一种随机行为。然而假如有哪种武器被冠以“布朗运动”的名声,那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几乎就是在说它全无准头了。巧合的是,印度研制的导弹却盛产布朗运动的案例,最近又出了一起,而且相当危险。
印度导弹经常产生“布朗运动”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印度在3月9日向巴基斯坦“发射”了一枚巡航导弹。大家都知道印巴两国可以说是世仇,历史上曾多次大打出手。如今它俩都是有核国家,如果真的再打一场,那还真有些让人心惊!好在印度国防部赶紧宣布:这是误射!印度的解释是这样的:
“3月9日,在例行维护过程中,因一次技术故障导致导弹意外发射。印度政府已严肃对待此事,并下令开始进行高级别调查。印度国防部还称:导弹降落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地区,该事件‘令人深感遗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而巴基斯坦方面则透露了更多细节:当天下午18时43分,巴空军防空行动中心就发现了印度领空内出现了一个高速飞行的物体。3分钟后,该物体突然转向巴基斯坦领空,并在4万英尺的高度持续飞行,最终于当天下午18时50分坠落在哈内瓦尔地区的勉昌努附近,共在巴基斯坦领空内飞行了 124 公里。
无缘无故地落了一颗导弹,巴基斯坦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召见了印度驻巴临时代办,对印度导弹侵犯巴基斯坦领空表示强烈抗议。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反正人马君觉得“导弹侵犯领空”这个说法,实在有点儿令人哭笑不得。
一般来说,一发导弹飞过去,而且是落在对方的土地上,那都是要去击毁目标的。本来就是过来打你,还谈什么“侵犯领空”?作为长期剑拔弩张的对手发射的导弹,巴国军队如果放过它,就意味着己方目标有可能被炸成一片火海,但巴方却又为啥没有将其当场击落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印度武器的拿手绝活——“布朗运动”了。印度曾经研制过一款潜射弹道导弹,型号叫K-15。潜射导弹是科技实力的象征,能够研制出来的国家屈指可数,一向追求先进的印度当然不能落于人后。K-15导弹的射程仅700公里左右,与核大国那些重器没法比,但好歹解决了有无问题。
印度潜射导弹发射失败场景
然而就是这个K-15,在一次试射中完美地诠释了“布朗运动”:只见导弹出水点火后,就开始了“翻筋斗”模式,连翻好几个筋斗之后,轰然爆炸解体。这应该是导弹的姿态控制出现了故障,“找不着北了”。自此之后,印度导弹布朗运动的大名开始传遍网络。事实上,有这种特点的导弹还不只是K-15。
“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一向被印度视为杀手锏,而其中有多款也有着“布朗运动弹”的外号。2017年5月,一枚烈火-2型导弹起飞后还不到半公里,便直直地落入了孟加拉湾。2019年12月,一枚射程可达3500公里的烈火-3导弹试射后全程失控,在飞行115公里后坠入印度洋。
烈火-3导弹
这两次失败只是冰山一角,烈火系列导弹试射失败是家常便饭,以至于被戏称为“可穿透全球任何防御系统”,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谁能预测出它们的飞行路线。除了弹道导弹之外,印度的巡航导弹也有“布朗运动”的毛病。
目前印度比较出名的巡航导弹有两种,一种是射程约290公里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它是以俄罗斯的反舰导弹为蓝本研发的,最大速度可达2.8~3倍音速。另一种则是亚音速的“无畏”巡航导弹,与美国的战斧属于同一类似,速度约0.7倍音速,射程可达1000公里。
无畏巡航导弹在研制期间经历了多次失败,例如在2020年10月,一枚无畏导弹发射后仅8分钟就脱离了航线,最终落入了水中,落点与预定的标靶偏离达200公里。不过,这次误射进入巴基斯坦的导弹应该不是“无畏”,而是另外一种。
无畏巡航导弹也曾布朗运动
因为根据已公布的消息,肇事导弹一共飞行了7分钟,而总的飞行距离达到了285公里,换算可知其速度超过了2倍音速,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更有方法称:这枚导弹很可能并非印度所说的在“例行维护”期间误射,而是由一架苏-30MKI战机进行的空射测试,装的也不是真弹头。
事件发生后,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一次“压力测试”,即故意向对方境内发射一枚导弹,从而试探出对方的反应,以及雷达、通讯等参数。但人马君觉得这不太可能:
被印度视为神器的布拉莫斯
布拉莫斯导弹一向被印度视为神兵利器,并在各种场合宣传它的性能,号称是世界领先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如果真要测试一下巴方的反应,没必要用这种“先进”导弹,因为导弹残骸必然会落入对方境内,各种技术秘密不就泄露了吗?
而有网友根据巴方公布的轨迹图推断:如果这枚导弹发射后走直线,它也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巴方境内,但飞到中途时却拐了个几乎90度的大弯,“提前”飞越了国境。这令人感到非常蹊跷,有可能是导弹的飞行程序本来是要向左转弯,结果却正好弄成了向右,于是就闹出了这个大乌龙。
巴方公布的导弹全程飞行轨迹
当然,也有可能这枚导弹真的是误射,眼看要飞到巴基斯坦那边去了,印度发现之后急忙向导弹发出指令向左转,结果错发成了向右。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表明印度方面已经对这枚布拉莫斯失去了控制,既没能正确转向,也没能提前自毁,要不然也不会刚好飞完285公里的射程后才坠落。
说白了,这枚导弹也进入了“布朗运动”的状态。布拉莫斯此前也曾经历过试射失败,例如2021年7月,一枚增程型布拉莫斯在发射后不久就坠毁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有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布拉莫斯比起“烈火”之类的导弹还是相对靠谱的。但这次的误射事件还是没能让它逃脱“布朗”运动的魔咒。
苏30MKI空中发射布拉莫斯
至于巴基斯坦方面为什么没有当场击落导弹,而是放任其深入国境,人马君觉得有以下可能性:一种是巴方在附近没有部署能击落超音速导弹的防空武器,另一种则是由于印度导弹素有“布朗运动”的大名,巴方判断出这是一次误射,正好也有机会捡到这种导弹的残骸,回去研究一下也是好处多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印度在发现导弹偏航后通知了巴方。不管怎么说,印度这次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不仅坐实了布朗运动的名声,还把残骸丢在了巴基斯坦,让对方得以一窥布拉莫斯导弹的技术细节,真是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