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老照片:1937年7月拍摄的归绥城、磴口和五原
内蒙古老照片:1937年7月拍摄的归绥城、磴口和五原
傅作义为1933年5月在昌平抗战中阵亡官兵建立的纪念碑。“何梅协定”严禁中国人在公开场合表达“抗日”二字,此碑却将“抗日”刻于巨碑之上,因此史称“抗日第一碑”(更多内蒙古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延寿寺正殿
归绥城延寿寺,图中人物为照片的拍摄者——南京大学教授孙明经先生
归绥城旧城(绥远城)内的民居建筑(更多内蒙古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归绥城郊大片的罂粟田,花开极艳,却是最毒之物
蒙古包前的留影(更多内蒙古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迫于“何梅协定”的制约,傅作义发明了“皮肤抗日操”,通过做操对绥远全省的中小学师生进行身体的训练和抗日意识的灌输
这辆汽车曾参加过百灵庙抗日战役,车身上布满日军的累累弹洞
磴口民生渠(1931年修建)的闸口(更多内蒙古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汽车行驶在包五(包头至五原)路上
五原县河北乡仰之村河北灾民中的优秀分子与北京女知识青年举行集体婚礼,主婚人为段绳武将军
五原县河北乡仰之村新村朝会。段绳武将军正在对儿童团训话,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抗日意志(更多内蒙古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