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续集:张无忌和赵敏后来又经历了什么?
《倚天屠龙记》续集:张无忌和赵敏后来又经历了什么?
小引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小说的最后一章是第四十章,名为“不识张郎是张郎”。全书的大结局是这样写的:
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
那么,在此之后,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倚天屠龙记》目录
四十一 红日初升道大光
说过玩笑话之后,周芷若开始找张无忌谈正事。原来,现如今,朱元璋已登基称帝。几日前,他曾派人到各大门派去拜访,希望得到中原武林的支持。周芷若问张无忌对这件事的看法。
此时的张无忌,早已将教主之位让与杨逍,而杨逍年老德薄,根本无法驾驭朱元璋。因此,朱元璋才能够凭借军功,一步步走向帝位。虽然,张无忌打算退隐江湖,但是他在明教中还是有一定的威望。

张无忌听周芷若如此说,便将朱元璋如何杀死韩林儿,又如何算计自己的事告诉了周芷若,希望她今后要小心朱元璋。周芷若听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二天,张无忌清晨起来,发现赵敏又不见了。原来,赵敏对他见周芷若的事十分不满,于是就故技重施,趁张无忌送周芷若离开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

赵敏
赵敏此次出去,不过是散散心。这一日,她来到一处茶楼,里面好不热闹。茶客们一边听说书,一边讨论时下的新闻。赵敏闲来无事,就随便找个位置进去坐坐。她刚一坐定,就听到邻桌几个人在大摆龙门阵。一个说,近日徐达元帅在关陇一带聚集兵力,准备对王保保发动攻势。众人拍手叫好。另一个说,朱元璋不久前将廖永忠关进天牢,趁大热天,每天给他身上浇几桶凉水,最终将他折磨瘫痪,出狱回家后不久就死了。众人纷纷猜测这是为何。有一个人说,近来和明教有渊源的一些人都莫名其妙地被处死了。
赵敏听完他们的话,心中也猜出个大概。她听张无忌说过,朱元璋派廖永忠在韩林儿的船上做了手脚,最终导致韩林儿淹死在江中。她想,韩林儿在教中的地位比朱元璋高,朱元璋称帝怕教中兄弟不服,因此就暗杀了韩林儿。事后,朱元璋又怕廖永忠泄露消息,于是就找个借口将其也除掉。

朱元璋
正想着,赵敏忽然看到一个人。此人身穿绘有明教圣火符号的衣服,乃是教内的神行信使,专门负责替教主传递机密信件。赵敏对此感到纳闷,杨逍此时会给谁寄密信呢?
出于好奇,赵敏跟踪那人,直走到一个四下无人的地方,趁其不备将其打晕,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朱元璋给徐达的信。赵敏一见便知杨逍已大权旁落,彻底被边缘化了。连神行信使现在都只听命于朱元璋了。
她翻开信,信的内容是让徐达尽快打败王保保,并将军队指挥权交给秦王朱樉,之后即刻返回应天,有要事相商。

张无忌和朱元璋
赵敏见信后,觉得蹊跷。凭借自己作郡主时对庙堂和江湖事的了解,他觉得朱元璋将对徐达不利。朱元璋现在正和儒生如李善长、刘伯温等打得火热,对一起打天下的明教众兄弟却加以杀戮。赵敏想,徐达为人忠厚,不应遭此毒手。因此,她决定去找徐达,一来让他看清朱元璋的真面目,顺便打探一下消息。二来让他手下留情,放过自己的哥哥王保保。
赵敏见到徐达后,将信交给他,并细说了来意。徐达听完赵敏所言,心下狐疑。犹豫片刻后,他认定这是赵敏有意挑拨他们的关系。徐达说自己和朱元璋既有朋友之情,又有君臣之分,他不能违背臣子的职分。于是,他将赵敏扣下,吩咐玄冥二老严加看管,在秦王朱樉到来后,交给他处置。
玄冥二老是如何出现在徐达营中的呢?原来,那日在少林,玄冥二老被张无忌击退后,本打算退隐江湖。朱元璋在掌握了明教义军后,不计前嫌,广纳各类武林能人异士为自己效力。玄冥二老因此投效在朱元璋手下,被派到西北协助徐达消灭王保保。

玄冥二老
几天后,徐达在沈儿峪大败王保保。此时,元朝的军队大势已去。王保保率领残部,北渡黄河,逃往和林。不久,秦王朱樉也来到徐达营中。徐达交接完毕,起身奔赴应天。
秦王朱樉见到被软禁的赵敏,心中喜欢,想要纳她为妃。为此,他写奏折给父亲朱元璋,请旨赐婚。
徐达回到应天,陛见朱元璋后不久,就因后背生疽,在家休养。朱元璋还亲自去他的府邸探视。在回转皇宫之后,朱元璋得知,秦王朱樉想要求娶赵敏。朱元璋想,赵敏是王保保的妹妹,现如今一直跟着张无忌,是一个关键人物。把他嫁给自己的儿子,一来可以借机拉拢王保保,进一步瓦解元军的势力;二来,可以借此引张无忌现身,找机会除掉他。考虑到这些,朱元璋准允了秦王朱樉请婚的奏疏。

朱元璋和马皇后画像
那一日,杨逍找到张无忌商谈教中事务。杨逍对张无忌说:“朱元璋已经公然和明教划清界限,并在暗地里屠戮教中兄弟。中原武林各派原本就与我明教有许多恩怨,现在也开始支持朱元璋排斥明教教众。前些日子,峨眉派掌门周芷若还给朱元璋上贺表,里面写着:‘……胡虏北遁,妖氛已息。黎民众庶,欢欣鼓舞,望治之情,溢于言表。圣上肇纪立极,群下辅运推诚。功业比隆周汉,德泽披及万方。日月之明,昭诸天下;河海之清,著乎世间。嗟我峨嵋,开宗百载,躬逢盛世,与有荣焉……’阿谀之辞,莫此为甚……”
张无忌听完,想到周芷若那日不置可否的神态,心中也明白了不少。

周芷若
为了阻止朱元璋的行为,两人决定赴京师暗杀朱元璋。这时,有消息传来,说赵敏现在被扣在秦王府,而且被朱元璋逼婚。张无忌听完这个消息后,又和杨逍商议:自己去秦王府解救赵敏,沿途大张旗鼓,吸引朱元璋注意。杨逍带领手下,秘密前往京师,趁其守备松懈,刺杀朱元璋。杨逍点头赞同,两人各自行动。临行前,张无忌告诉杨逍,当初,赵敏见朱元璋野心勃勃,就暗中派周颠前去监视朱元璋。因为周颠表面上说话无所顾忌,显得毫无心机,故而不易引起朱元璋的怀疑。现在朱元璋虽然称帝,但对周颠依然十分信赖尊重。行动前可以从周颠那里打探消息。杨逍点头。
此后,两人兵分两路。张无忌去解救赵敏,杨逍去暗杀朱元璋。
四十二 万里蹈海寄他乡
杨逍来到京师,暗中联系周颠。等了几天,周颠才给带来杨逍口信。从周颠那里,杨逍得知十天后,朱元璋将会在阅江楼上宴请曾经一起打天下、现如今已是功臣显贵的明教兄弟。杨逍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准备在那日开始行动。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终于到了动手的那天。杨逍和手下埋伏在楼顶的梁上,等待朱元璋驾临的时刻动手。周颠本人则按计划参加宴会,随时准备接应。等了许久,朱元璋始终没有现身,杨逍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时,只听得耳边一声巨响,阅江楼开始倒塌。原来,朱元璋早就对周颠开始怀疑了,因此派自己的亲军都尉府前去侦查,完全掌握了杨逍的行动。此时,他正想将朝中那些资历老、对自己有威胁的功臣除掉,因此设下这个局,提前在阅江楼内装好炸药,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不过,所幸杨逍武艺高,周颠反应快,两人受了些伤,被手下死命救回。

朱元璋画像
随后,朱元璋就命人画影图形,全城通缉杨逍。告示上说杨逍策划了爆炸事件,阴谋刺王杀驾,害死了不少功臣。这样一来,朱元璋也能顺便洗脱自己杀功臣的嫌疑。为了掩饰周颠的背叛,朱元璋还写了一篇《周颠仙人传》来神化周颠,进而宣传自己乃是天命所在。
杨逍和周颠面对官兵大肆搜捕,无法在京城内立足。杨逍控制的明教江南各分坛也尽数被拔除。两人无法,只能一路南下,准备另谋出路。现在大明江山一统,法网严密,杨逍和周颠众人被官军紧紧追赶。最后,两人和残余部属商议,决定学习鲁仲连蹈海不帝秦,不向朱元璋屈服。他们效法水浒英雄混江龙李俊太湖小结义,扬帆出海。传说,他们到了爪哇岛,也有说他们去了暹罗国,究竟去了哪里,现已失落无考了。

出海
朱元璋得知杨逍出海之后,担心他们会袭扰沿海地区,便决定实行“海禁”,禁止沿海百姓片板下海。到了永乐年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远下西洋,和周边各国互通有无。据说,他还带着两个秘密任务,一是寻找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二是寻找杨逍和周颠当年带走的那群明教教众的踪迹。后来,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许多名儒志士不肯降清,也纷纷去国离乡。比如,朱舜水东渡日本传播儒学,开创了日本水户学。袁承志则像杨逍一样,远赴东南亚,隐居于浡泥国附近的一个岛屿上。这些都是后话,表过不提。袁承志的事迹可以参见金庸先生的《碧血剑》。
四十三 别而复聚乐未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张无忌去秦王府解救赵敏。此时,范遥带领关陇一带的弟兄前来迎接。自从杨逍担任教主后,两人配合颇为默契。杨逍坐镇濠泗,范遥出居关陇,相互配合照应。范遥见到张无忌后,说道,刚刚接到飞鸽传来消息,杨教主行动失败,明教江南分坛已尽皆被摧毁。现下群龙无首,范遥希望张无忌能重新出任教主,主持大局。不过,张无忌已决定退隐江湖了。他打算救出赵敏后,不再过问江湖之事。范遥见状,也就不再相劝了。

赵敏
接着,两人商量解救赵敏之事。经侦查,赵敏被关在秦王府的密室里。张无忌让范遥带领弟兄解决秦王府的府兵,自己则去密室救人。此时的秦王府正准备操办朱樉和赵敏的婚事,对张无忌疏于防范。范遥先领人制造混乱,张无忌趁乱到密室解救赵敏。两人见面,欢喜异常,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退隐江湖。

张无忌和赵敏
在离开的时候,玄冥二老前来阻拦。张无忌见状,十分惊讶,没想到曾经在汝阳王府当差的两人竟能投到朱元璋的门下。三人开始大战,张无忌以一敌二,但仍占不到上风。原来,玄冥二老一直在苦练功夫,想有朝一日能复仇雪耻,没想到这一天竟然这么快来了。赵敏见三人胶着在一起,难解难分,就想出个主意。她趁混乱之际,抓住了秦王朱樉,以此来威胁玄冥二老。玄冥二老见状,心想如果秦王有个三长两短,纵然捉住张无忌恐怕也无功劳。因此,两人立刻放开张无忌,欺到赵敏面前。情急之下,赵敏将朱樉推出,玄冥二老一见,立刻收掌,不过还是迟了一些,朱樉被打伤。两人还来不及气急败坏,张无忌已从后面越步跟上。他抓住机会,将至纯至刚的九阳神功和至奇至诡的乾坤大挪移心法融合在一起,双掌发力,向玄冥二老的后背击去。这两掌力道不小,只打得玄冥二老四肢百骸震荡不已,筋骨齐断,委顿在地,武功尽失。

赵敏
这凶险的情形不过一瞬间。赵敏缓过神来,见到奄奄一息的玄冥二老,对着张无忌不怀好意地一笑,说道,没想到堂堂张大教主也不讲武德,来偷袭老人。张无忌听完哈哈一笑,说,我现在不是教主了,当然就不讲武德了。再说了,和堂堂的绍敏郡主一起怎么还好意思讲武德呢?众人大笑。
范遥准备杀了朱樉,赵敏制止说,他也没做什么歹事,现已受伤,放了他吧。
众人撤离秦王府后,张无忌、赵敏和范遥话别。两人决定不再过问庙堂与江湖之事,找一个众人都找不到的地方过悠闲自在的日子。范遥决定继续带领明教弟兄,对抗朱元璋。之后,各地的明教徒在范遥的带领下打着白莲教的旗号不断起事。自洪武六年,教徒王玉二、王佛儿、彭玉琳、王元保、彭普贵、金刚奴等就相继在各地起事,直到永乐七年才被完全镇压,前后共计三十余年。可见明教徒势力之大。
分别之后,张无忌和赵敏为了躲避朱元璋的追捕,来到塞外一处水草丰茂的地方隐居起来,不知所踪。

张无忌和朱元璋
朱元璋得知张无忌大闹秦王府,救走了赵敏又打伤了自己的儿子,心中十分恼火。他不知道张无忌身在何处,同时担心各地的明教徒会继续打着张无忌的旗号反对自己。因此,朱元璋在严厉镇压明教的同时,不断改写删除有关张无忌的历史。加上靖难之役,朱棣又大规模地篡改太祖实录,以致于后世的史书中竟没有任何关于张无忌的任何记载。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史料片段地留存了下来。今天,从清代官修《明史》中,人们依然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据《明史•列传第十二•扩廓帖木儿传》载:
……一日,(朱元璋)大会诸将,问曰:‘天下奇男子谁也?’皆对曰:‘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竟册其妹为秦王妃。
另据《明史•列传第四•诸王一》载:
秦愍王樉,太祖第二子……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次妃,宁河王邓愈女。樉薨,王妃殉。
从这些记载来看,当时史料篡改严重。不仅写赵敏被朱元璋赐给儿子作妃子,还歪曲她在死后给秦王朱樉殉葬,完全不记张无忌将她救走之事。可见,朱元璋对张无忌和赵敏十分恼恨,不仅要在历史抹除张无忌,还要以恶毒的谣言污蔑赵敏。

朱元璋画像
在张无忌和杨逍等人引起的风波消散之后,朝廷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日,朱元璋在看中原武林各大门派进献的贺表,心中十分高兴。他问刘伯温:“先生此前怎会预知中原武林定能归顺于我呢?”刘伯温手捋胡须,笑道:“我大明立国,基于明教。然明教源自波斯,其地之礼仪风俗迥异于中土。明教徒‘吃菜事魔’,行事乖张,聚众起事,目无君父。故易借其势以驱除鞑虏,难因其众而统御万方。中原武林一向食毛践土,严夷夏之大防。中原六大门派虽曾受明教之恩惠,但对于异域邪说,摒斥唯恐不及。皇上自张士诚败灭后,即改弦更张,捐弃明教,尊奉孔孟兼及释老。中原武林感沐皇恩,欣然归附,理故宜然矣。”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先生真是吾之子房也!”
两人谈笑间,有太监前来奏报,说:“启禀圣上,昨夜魏国公徐达薨了。据说是因为吃了烧鹅背疽发作,不治而亡。”朱元璋皱皱眉说:“知道了。”此时,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