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的来源和历史,云南高姓的起源
高姓的来源和历史,云南高姓的起源
本文目录
1.云南高姓的起源 2.奉氏的起源从何而来 3.姓高的来历是什么 4.姓氏高的来源简介
云南高姓的起源
有以下几种起源:
1、高姓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
2、源于鲜卑族:北魏孝文拓拔·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文化上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鲜卑族拓拔部寔娄氏部落改为高氏,后融合于汉族,是为河南高氏之一。
3、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满族高尔吉氏,亦称格尔齐氏,满语为Gerci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高氏。
扩展资料:
高姓最早出现在上古黄帝时期,中国最早系统记载姓氏来源的典籍《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官室。”《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郑州新郑。春秋时期,齐太公吕尚的六世孙齐文公吕赤有个儿后代即以先人封邑为姓,姓高。
高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流众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姓
奉氏的起源从何而来
据考证,今天的高姓主要有五个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高姓人口数居全国第15位。
一、出自姜姓 炎帝之后
源于春秋时的齐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姜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之子被封于高(有称今山东邹平东北部、也有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单人旁的xi)与齐襄公的弟弟小白是好友。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所杀,于是溪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恒公。桓公继位后,为表彰溪的功劳,便允许他以祖父的字为姓,自此得姓高。此得姓之记载,亦可见《广韵》。
高姓在齐国得姓后,世世代代相继担任齐国的上卿之职,是齐国著名的官族之一。至东汉时,其裔孙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任满后举家留居渤海郡 (tiao)县(今河北景县),子孙中名贤相继,进一步光大了先祖的基业。以致后人在论及高姓郡望时,无不首推渤海 县。
二、出自姬姓 黄帝之后
高姓来源之一相传出自西周王族周公之后,出自姬姓。史称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数传至鲁惠公,有子名祁字子高,史称公子祁或公子高。其后代遂以公子祁的字高为姓。
三、源于上古 高元后人
《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相传高元是为黄帝造高楼的建筑工匠。据某些谱书记载,高姓的来源之一是高元的后人。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高元筑高楼技艺高超,子孙引以为荣,遂以高为姓。
四、出自鲜卑 改姓为高
相传出自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部,据《魏书》记载:十六国之一的后燕国王慕容云祖父慕容和,称其是上古时期华夏族部落首领颛顼高阳氏之后。因此以远祖的名号为姓,由慕容氏改姓高氏。高云,在位三年。此后,其后人中便有一支以高为姓。
据《北齐书》记载:北齐文宣帝姓高名洋,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人,改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姓高,其后遂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为高氏所养,又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其后成为望族。
另传,有高氏出自鲜卑拓跋部,由楼氏该为高氏。
五、出自高丽 改姓为高
相传出自高丽族,高丽族的羽真氏、娄氏,进入中国后,改为高氏。《通志·氏族略》有“羽真之为高、楚娄亦为高”,“是娄氏该为高氏”的记载。
高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渤海(今河北景县)、辽东(今辽宁义县西)、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河南(今河南洛阳东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有继(待查)等郡望堂号为世人所知。
姓高的来历是什么
第一批姓高的人:高元、高奔戎、高渠弭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
人。
《
·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高元作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元发明屋子。高元第一个让人类走出穴居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他的贡献已不仅仅是“
”一词所能涵括了。
高元以后,西周时有高奔戎,春秋初年有高渠弭。他们都是最早的一批姓“高”的人。
高奔戎是周
的卫士。
去郑圃打猎,沼泽
中有虎。高奔戎自告奋勇把老虎擒了回来。
大喜,命人打造一个牢笼囚虎,放在东虢地方饲养,于是“东虢”就有了“虎牢”名称。虎牢后来改称
,战国时属韩国。公元前249年秦伐韩,韩献
给秦。秦在此设关,名“
”。关在大 山上,北临黄河,
,自古为
。
战争时,刘邦、项羽在此鏖战两年半。这个地方现属河南省
汜水镇。
高渠弭是春秋初
大臣。庄公想任他为卿,但主管国事的首席大臣,太子反对。庄公
,任高渠弭为卿。庄公逝世,太子继位,就是郑昭公。高渠弭担心昭公加害自己,就在陪昭公出猎时杀了昭公,另立国君。第二年,高渠弭陪新国君到卫国去见齐侯。齐侯和新国君有旧仇,就借机杀了他,高渠弭也一同殒命。
高奔戎、高渠弭得“高”为氏的缘由,与高元一样,都已无可稽考。但可以推断的是,他们的子孙有很多就包括在今日人口众多的
族群之中。
起源庞杂的高氏主源 高 后裔
高 后裔,是后世多源合流而成的庞大
群体的主源。这支高氏,源出于
,是
的子孙。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国
的孙子 ,开始以“高”为氏,称高 。
是
后代,所以《
·宰相世系表》说“高氏出自
”。
姜姓始祖是
。
出生在
流域(今天陕西省
一带),所以取“姜”字为姓。炎帝有个后裔叫
,因帮助
有功,受封而建立吕国,子孙就以吕为氏。吕氏有个后裔叫
,就是小说《
》中
的原型。他出生在商朝末年,
,但机遇不佳,到70岁时,还只能天天在
边钓鱼为生。有一天
王来
边打猎。出猎前,
卜一卦。卦辞说:“今天出猎有大收获。不是龙,不是螭(古代传说中无
),不是虎,不是罴(一种野兽,现代称为
,也叫
或
),而是要遇到能帮你成就霸业的辅佐奇才。”
王在
边碰到了
,交谈之后,
大喜,对
说:“我祖父太公早有预言,将有圣人来帮我们周族振兴,今天果然遇到了您。您现在是我们太公盼望的圣人。”于是命众人尊称吕尚为“
”,把他接回去以师礼奉之。在吕尚的帮助下,
疆域逐步扩大,
死后,吕尚又帮文王之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把吕尚封在营丘(今山东省
北),建立齐国。吕尚被后人尊称为
。
第六代孙子是齐文公。齐文公有个儿子叫
。公子高有个孙子叫 。按当时的
,诸侯家族只包括近亲三代,即诸侯、公子(诸侯之子)、公孙(诸侯之孙)。公孙之子就不再算是公室,而须另外立氏。当时的制度,公孙之子立氏可采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祖公之名为氏。 是公子高之孙,于是以公子高之名为氏,称“高 ”。后世庞大高姓的主源宣告诞生。
公子祁后裔以“高”为氏 《通志·氏族略》说,公子祁是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他的后裔中有人以他字中的“高”为氏。 齐惠是
之子,
是齐文公四世孙。
之后以“高”为氏 据《
》说,齐太公后代中,曾有人从国君那里获得了一处名为“高”的
,于是以高邑为氏,称为高氏。
百濮后裔以“高”为氏 据王圻《续
》说,百濮后裔中有人以“高”为氏。
濮是殷周时期江汉以南地区的族群,与楚国同姓。濮人分建了许多小国,所以称为“百濮”,后来为楚所灭。濮人后裔有人以“濮”为氏,也有人以“高”为氏。
姓氏高的来源简介
一、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一。
二、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以王父字为氏。齐惠公元是齐桓公小白与姬妾少卫姬所生的儿子,当了10年齐国国君。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为山东高氏。
三、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四、源于羽真氏,出自汉、唐时期辽、朝鲜半岛高句骊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五、源于冒姓,出自唐朝中叶大时期宦官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属于冒姓为氏。由于高力士是个太监,无子嗣,因此曾收养了一大批巴结他的官宦贵族之子为养子,皆私赐其姓氏为高氏,世代相传。
扩展资料
高姓名人:
1、高智耀(约1206~约1271),字显达,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人。高家世代在西夏做官。高智耀的曾祖父高逸,担任过西夏大都督府尹,人称“高令公”。应天四年(1209年),在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战斗中任副元帅,最后战败被俘,不屈而死。
2、高君宇(1896—1925),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人。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届中央委员。
3、高敬亭(1907—1939),河南省新县城郊董店人,1907年8月出生,1939年6月24日被军长叶挺据国共双方指示枪毙。高敬亭是鄂豫皖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在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开始长征后,其创立红28军坚持斗争,为其间各南方游击队最成功者。
4、高又新(1916年——1948年),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人,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八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高又新作为优秀飞行员,有驱逐之王的美誉,曾任4大队21中队长。
5、高文智(1914—2003.7.28),陕西省鄜县(今富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姓
以上就是关于高姓的来源和历史,云南高姓的起源的全部内容,以及高姓的来源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