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之花 | 侵华日军第四师团:大阪商团
奇葩之花 | 侵华日军第四师团:大阪商团
日本自卫队现在还保留着一个特殊的番号:第四师团。这个番号大有来头,它是从公元1888年也即是明治21年成立的大阪师团。而这个第四师团也有着“光辉”的历史,在侵华期间也参加和很多重要的战斗,拿下了不少战绩。但是真正让它出名的却是“商贩”和“贪生怕死”。
日俄战争中的日军第八联队,在1904年-1905年战绩辉煌,可谓风光无两。直到1937年,这支日军甲种军团,主要成员为关西人组成的师团奉命驻守满洲里,隶属于关东军旗下。关西通常指本州以京都、大阪、神户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关西地区在明治时代之后就一直是重工业地区,由于重工业的存在进而带动了商贾的出现,关西地区的经商氛围分外的浓厚。这就让这支师团处处显得与众不同。
日本岛大致方位划分
1937年之后日军在被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灌满了脑浆,几乎所有的军团都陷入疯狂。来自九州和北海道的部队更是日军的冲锋队,在太平洋战场上横扫东南亚几个小国,甚至在美国加入太平洋战场之后都害怕日军的陆军师团他们凶悍的战斗力。其中尤其出名的几个师团:熊本、福冈、广岛、仙台师团。这些师团的主要兵力构成都是穷苦落后地区的农民和工厂下的基层员工,容易被所谓的天皇皇权激励,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满脑子的“天皇万岁”。这些师团不仅仅是常备师团,也是主力师团,而同为常备军的第四师团却恰恰相反。
第四师团中大量的关西地区大阪籍军官和士兵,家中不是经商就是早早就接触了西方文化的人上人。明治维新之后到昭和20年,大阪的商人们要面对各种苛捐杂税。关西地区更是当时日本经济的重中之重,其中大阪人长期的钻研如何偷税漏税并且对皇权并不感冒。接触了大量西方价值文化的他们也对所谓“武士道精神”嗤之以鼻,对军国主义更是不屑一顾,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去世界上其他地方做生意,让自己过的更舒服一些。日军侵华期间,大阪师团曾驻守过满洲里、华北、华东,并在长沙会战之后被调整为预备发配到上海。在没有收到命令时,师团中很多下层军官和士兵则就地倒卖物资,只要价格合适,军用物资明码标价出售。
影视剧照片出自:英达的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2》7-8集
1939年在当时的伪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了日俄之间的诺门罕事件。当时关东军抽调了大阪和仙台两个师团前往中蒙边境进行战斗。仙台师团在收到关东军调令之后立刻发动动员令,直接开拔战场,4天之后到达诺门罕。而大阪师团在接到关东军的命令之后开始了拖拖拉拉的动员,全员上下开始装病。大量的士兵报备自己染病,申请留守,最后是联队长亲自坐镇医院中看诊这才让官兵收住自己的小九九。眼看装病也无法让自己避免上战场,珍惜自己小命的师团又开始作妖,在行军中更是消极怠工,行进缓慢,不断有掉队的小股士兵。在路上他们遇见了被苏联击败的仙台师团,在达到诺门罕当天,苏日两方宣布停战,之后收到消息掉队的士兵和留守驻地的大阪师团伤兵、病号全部跟上了大部队。而丢盔弃甲的仙台师团则向关东军和日本国内报纸控诉大阪师团:《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让第四师团的大阪师团一时“名声大震”。相对于牺牲自己的小命,大阪师团才不在乎这口黑锅,背了就背了,小命才是最重要的。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这是大阪师团的保命法宝。
第四师团从开拔到中国战场隶属于关东军开始就一直在作妖。随着关东军南下之后大阪师团曾驻防过华北、华中,在华北、江苏一带也零零碎碎参与过几次战斗,在长沙会战时更是充当过一次主攻师团。而他们的“三不要”原则,让他们吃尽苦头。徐州会战期间,李宗仁率领国军部队在鲁皖苏交界地遇见了大阪师团,而大阪师团也发现了他们,双方并没有发生战斗,大阪师团大大咧咧的在路边埋锅造饭,事后大阪师团的解释是当时并没有收到上级要求他们截击中国军队的命令。而后第四师团的大名被国军上下悉知,在苏、鄂地区中被当作薄弱点攻击。很多国军部队抢着和第四师团对抗,结果当然是第四师团丢盔弃甲吃了败仗。惜命的官兵在被集火之后,只要上级说撤绝对不耽误,撤退的速度比兔子都要快。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战线铺开之后撤退没有掩护两侧的友军,导致战线被撕开缺口,两侧的部队则被分割。
1942年甲种兵团的大阪师团奉命前往菲律宾和其他三个师团配合攻击美军,在东亚战场上第四军团终于发挥了甲种师团全部的实力,在东南亚的丛林之中开山铺路,遇水架桥。很快就吃下了在菲律宾吃糠咽菜的美国陆军。第四师团以伤亡600余人的微小代价,就攻陷了巴丹美军要塞。
日军巴丹要塞作战示意图
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
1945年8月,日本昭和天皇签下投降书,并命令日军就地放下武器就地投降,远在菲律宾的大阪师团整建制向美军投降。
美军接受第四师团投降
其实这个师团中还有很多奇葩的事情,有无从考证的军官主动向士兵敬礼;回到日本后大阪师团士兵在美军军营门口摆摊售卖战争纪念品、战利品;士兵或者军官被抽调到其他部队时最后告别的话语都是“保重身体”亦或者是“保命最重要”;在战地医院中第四师团的“病号”“伤员”总是劝慰其他部队的士兵: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不像其他部队的人基本都是祝贺其他人:武运昌盛。
大阪师团不会像其他日本师团那样,在明显敌众我寡时采取自杀式攻击。大阪的菜贩子、游商始终认为军部的头头脑脑都是一群在豪赌没脑子的人,他们会将日本拖入灾难。
最后一个投降的日本士兵:“小野田宽郎”,也是出自这个师团。
小野宽田郎
因为第四师团从上到下建制完整,军官、士官的架构完整并且都是参加过战争的老兵,所以战后整编成为了日本本土陆军自卫队第四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