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女人,被曹操毒杀的汉献帝皇后伏寿
三国中的女人,被曹操毒杀的汉献帝皇后伏寿
有人说,三国是男人的时代。在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一个贵为皇后的女人,她出身于书香世家,虽贵为皇后却一生跟随着汉献帝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吃尽辛苦,几乎没有享受过皇后应有的待遇,临死之前被人揪住头发从墙壁夹层里拖出来,与自己所生的两个皇子一同被害死。
她的夫君汉献帝刘协虽贵为皇帝,面对曹操手下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却没有能力救下自己的皇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后惨死号啕大哭。
这位皇后为何命运如此凄惨,她又是因为何事惹上杀身之祸呢?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去还原汉献帝皇后伏寿屈辱的一生。
伏皇后名叫伏寿,出生于书香门第,是一位富有教养、品行高尚的美女,她是西汉大儒伏生的后代,其父伏完是朝中重臣。
初平二年(公元190年),董卓作乱,献帝被董卓胁迫从洛阳迁徒长安,伏完一家随驾西行,就在这一年,她的女儿伏寿成为献帝的贵人。直到五年后的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后来董卓和吕布中了司徒王允实施的“美人计”,为了争夺貂蝉产生间隙,董卓被吕布诛杀之后,其部将李傕、郭汜带领大军攻入皇城,焚烧宫室,抢劫国库,帝后一行仓皇出走。
沦落为逃亡皇帝的汉献帝带着皇后伏寿和六宫嫔妃以及一帮大臣,经历了一段出生入死的流亡生活。
在李傕、郭汜大军追杀下,帝后一行准备夜渡黄河,伏皇后随身带着有几匹绢帛,是从长安带出来的,除此之外,这也是她身上唯一值钱之物,随行的安集将军董承见财起意,暗嘱符节令孙徽上前抢夺,孙徽先后持刀砍杀伏皇后身边侍从,鲜血都溅到了皇后的衣裙上,伏皇后吓个半死,跑到献帝身旁牵住献帝衣袖求救,献帝喝退孙徽,伏皇后才免遭抢夺。
好不容易走到河岸边,只有一艘航船,追兵又至,献帝和伏皇后以及亲信大臣先后登船,其他大臣和士兵蜂拥而至,都想登船活命,董承见状挥刀乱砍,斩断了很多扳住船舷的手,航船才得以驶离。
船到对岸,献帝与伏皇后相互搀扶踉踉跄跄奔逃,忍饥挨饿,终于到达安邑,他们住着茅草屋,吃着草籽枣栗,不过还是庆幸自己能活下来。
在逃脱了李傕和郭汜的控制之后,为了躲避乱军,汉献帝和伏皇后由将军董承护驾回到洛阳。
在兖州的曹操得知这一情况后,借勤王的名义,挟天子令诸侯,独揽朝廷大权,逼迫献帝迁都自己的势力范围许昌,因董承护驾有功,封董承之女为贵人,献帝从此成为曹操手中玩物。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献帝不堪忍受曹操专横欺辱,令董承之女董贵人亲缝衣带诏,手书密诏让董承联络刘备等人设法诛灭曹操,结果事发。
曹操佩剑入宫,汉献帝和伏皇后吓得浑身哆嗦,曹操不顾董贵人已有孕在身,传令当场勒死,随后又将董承等人诛灭三族。
这件事让伏皇后非常害怕,她秘密写信给父亲伏完,倾诉自己和皇帝的遭遇,恳请父亲联络诸侯共讨曹操。
但伏完生性胆小,又怕惹火烧身,没有行动,而是把信藏了起来,就是这封信为整个家族埋下了祸根。
建安十四年(公元210年)伏完去世,其子伏典继嗣。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典门下家僮与侍女私通,遭到了责罚。家僮怀恨在心,偷走了伏皇后写给父亲伏完的家信,到曹操处告发。
曹操大怒,当即入宫逼迫汉献帝废后,命献帝交出皇后玺绶,早已得知曹操入宫消息的伏皇后被皇帝藏在墙壁的夹层里,曹操遍寻不住,命令献帝交出伏皇后,献帝不允,于是曹操命令尚书令华歆在宫内细细搜查。
史载华歆将伏皇后“破壁而出”,揪着皇后的头发拖行至殿外,伏皇后披头散发,赤着双脚一路哀嚎,经过汉献帝身旁时,皇后抓着献帝的衣袖恳求献帝救她一命,献帝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呜咽道:“吾命尚不知何时休矣。”
曹操当日便将伏皇后及她的两个皇子一齐毒死,又将伏氏家族一百余口诛杀,而那位告发的家僮,也被曹操视为出卖主人的不忠不义之徒,和与其私通的侍女一同斩杀。
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了之,皇帝不仅保不住自己的女人,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虽然他又被迫娶了曹操的女儿曹节,但曹操的女儿也保护不了他,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献帝被废降为山阳公,于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病死,结束了自己傀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