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龄宫丨一缕历史的余香
美龄宫丨一缕历史的余香
有人说它仿若嵌在金黄色项链的蓝绿色吊坠是蒋介石最深情的表白。
有人说它是蒋介石为宋美龄精心打造的生日礼物紫金山之心,
有人说它一片瓦的单价高达5000美金,蒋介石不惜千金博美人一笑。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它是远东第一别墅,
正是这样一个小红山原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惊艳了历史,
俯瞰整个紫金山,蓝绿色的琉璃熠熠生辉。
紫金山之心· 美龄宫
缱绻深情,只为她喜欢梧桐树,他购得两万多棵法国梧桐,遍栽南京街头。
1931春官邸开始建造,蒋介石是国民政府主席所以称之为主席官邸小红山官邸。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礼拜、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
法国梧桐黄叶素比较高入秋时比周围的树木更早变黄一到秋季便在绿海之中形成了谣言的金项链。
△外观模仿清式宫殿建筑的大屋顶,顶上覆盖蓝绿色琉璃瓦;门廊、腰檐(屋檐)部分,也覆盖上琉璃瓦片,整个流光溢彩、耀人眼目。
△美龄宫最辉煌、使用频率最高,是1945年到1948年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之后,蒋宋回到南京,每到周末,夫妇二人会到这里度假,举办宴会、舞会,招待各方宾客。
△蒋介石把三楼原来的会客厅,改造成了礼拜堂,叫做凯歌堂。周末的时候,国民政府当中的高级将领,以及蒋宋夫妇的亲属当中的基督徒,就会到这个地方做礼拜。
△一直到2012年,美龄宫重新进行了翻修,参照当年修造的图纸、及前人留下的回忆录,旧物复原。并于2013年开始对外开放。
宋美龄的愿望
1927年,因北伐声名鹊起的蒋介石,历经周折,与家族显赫的宋美龄修成正果。彼时,刚刚被定为首都的南京城尚未建设,楼房稀少、基础设施落后,更找不到有暖气的公寓,很多政府大员的太太都住在上海。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宋美龄离开上海舒适的洋房,与蒋介石住在南京黄浦路上的官邸“憩庐”中。
1929年6月,宋美龄跟随蒋介石参加孙中山灵柩的奉安大典。在路途中,她在中山陵西南侧的小红山上面,发现一块地方。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很开阔。一边可以看到明孝陵,一边可以看到中山陵。附近还有宋美龄亲手创办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当时宋美龄和蒋介石住在南京的黄埔路,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里的一栋西式小楼。看到这块地后,她便向蒋介石提出:
能不能在这个地方造一个度假别墅?不光谒陵途中可以歇脚休息,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度假。
1930年秋,蒋介石向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拟建陵园小红山建筑别墅。
1931六月开工,整体占地120亩主体建筑建在小红山顶,流光溢彩古典宫殿式大屋顶气势不凡。主体建筑承包商,新金记康号,是当时国内非常有实力的承包商,承包建造了外滩的中国银行大厦、中山陵的二期工程,实力雄厚。
“最美项链”原来只是巧合
1933年,蒋介石从军需署专门下拨一万元用于美龄宫筑路种树。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方案,入户公路将沿直线抵达别墅南部,可是宋美龄觉得来往的汽车会打破美龄宫的宁静,又重新修改。公路最后以椭圆形向两侧伸展,在别墅北端交汇。
公路最后的设计不仅解决了宋美龄“颇嫌喧扰”的问题,也十分符合蒋介石左进右出的风水理念。
宋美龄的这一改,便直接有了日后酷似项链的形态。所以“紫金山之心”并不是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浪漫表白,甚至连宋美龄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当这条路被种上黄叶素含量较高的法国梧桐,几十年后会出现如此壮丽的景致。
如今,这栋折射民国时期审美、包含醇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依然安静地坐落在南京小红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