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其妻许寒冰继续为败类儿子奔走,成功了吗
原副总理姬鹏飞逝世后,其妻许寒冰继续为败类儿子奔走,成功了吗
各位看官,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内容,方便您以后的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文|寻史日记馆
编辑|寻史日记馆
——【前言】——
2000年2月8日,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一生都在为革命,国家和人民在不断奋斗。但在他离世后的一年中,他的儿子姬胜德却因犯罪被判处死缓,那么姬胜德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会如今沦落到这个结局?
姬鹏飞出生于1910年,山西临县人。16岁时他在陆军医院进行学习,并参加过中共的多个反“围剿”战役。1933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更是担任军团卫生部部长,保健局局长等重要职务。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因表现优异,他直接被派往外交部工作。在职期间,他参与了中国诸多的重大外交活动,如中日建交等,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巨大成就和贡献。
姬鹏飞的儿子姬胜德也是我国高级将领,少将军衔。他本该拥有一片光明的前途,但他却因自己的私欲最终把自己引向地狱之门,禁不起诱惑,自甘堕落。
1999年前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副部长被带走调查。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姬胜德不会有什么事情,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中央却发现姬胜德参与当时的两起大案。
一起是引人瞩目的台海危机泄密案,当时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泄露重要机密情报,导致我方损失惨重;另一起案件是震惊全国的远华案,此案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人员数量最多的走私案件。无论是哪一个,不可否认的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案件之一。
姬胜德通过出卖国家军报等行为谋取个人利益,这种不当交易甚至达到两千多万元。组织上对他开展调查时,吃惊的发现他生活其实非常豪华奢侈,姬胜德还与一些不正经的人来往。
在调查过程中,审查办案人员还发现他已经将妻子孩子秘密送往美国。而且在姬胜德的妻子名下还有大量存款还有几座价值高达百万美元的房产。按照姬胜德的正常薪资,他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钱”,过如此奢靡的豪华生活的。
从中可以得知,他犯下的罪行绝对不会太小。1999年当姬胜德在北京玉泉山参加会议时,却发现这场会议无人和他打招呼,只有迟浩田和他说,你该休息一下了。这时他才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的所做所为的事情可能要败露了。
姬胜德在被办案人员调查期间,他并没有完全交代自己的罪行,只是交代了自己玷污女孩,做不法勾当的事实。当时他还还企图通过自缢来逃避法律的惩罚,但最后都没有成功。
2001年姬胜德以多项罪名成立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姬胜德被判处极刑,可能有人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姬鹏飞在此期间更是焦急的团团转。
身为一位值得钦佩的革命家,他对新中国的建设有很大功劳。但当他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只得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教育好儿子,可孩子毕竟是亲生的,他又怎么可能忍痛割爱呢?
这世间三大不幸之一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位对党奉献牺牲一生的革命家陷入到沉思之中。一边是党和国家,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他陷入到无尽的自责痛苦之中去……
最后他下定决心,还是要为孩子努力一下。姬鹏飞与很多的老革命家都是朋友,作为曾经的战友,他们很是欣赏姬鹏飞,但在法律面前,没有感情和道理可讲。姬鹏飞感到痛彻心扉,但在绝望的同时,他又认为自己是庆幸的,他这辈子不就是为了党和国家奋斗吗?转念一想,他又逐渐放下了救儿子出来的执念。
与此同时,姬胜德的母亲许寒冰也长期在为儿子的事情暗自努力着。作为一位母亲,这是可以理解的,她想为儿子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在2001年一审判决出来后。姬胜德成功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
许寒冰在看到希望后,选择继续上诉,希望二审可以改判为无期徒刑。但很多人都感到费解,毕竟再多做努力也是一些徒劳之举。但许寒冰并不这样认为,她选择坚持上诉,其实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
2000年姬鹏飞因病去世,或许是受到父亲逝世的影响,此时的姬胜德像是换了一个人。他经过思想改造教育之后,当初那个年少轻狂的姬胜德已经慢慢在消失,现在的姬胜德只是一个六神无主的罪人。
或许是出于对父母的愧疚,姬胜德最后表现良好,老老实实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都交代了下来,并且积极退还赃款,还主动揭发他人。后续他帮助国家调查案情做出不小的贡献,将功补过,在终审判决中他的死缓改为无期徒刑。
对于许寒冰来说,儿子的最终结果她是满意的,不过她也是每天奔波相走才如愿以偿,但遗憾的是,直到许寒冰离世,她也未能见到儿子出狱。
对于姬胜德来说,他的一生依然是幸运的,因为自身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最终他依靠自己的良好表现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后期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不是在狱中艰难度日。时至今日,姬胜德已经刑满释放。
而姬胜德的一生也在向世人宣告,不管你家世背景有多强大。家属对国家作出多少贡献。只要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你就逃脱不了罪责,不管是谁,都不能践踏法律的尊严。
不贪婪的人不一定是穷人,也不一定是富人,因为贪婪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人精神上的的病,而不是金钱或权利的病。
人的本质其实就是利己,这是源于动物本能的遗存。但是因为人有思想并能接受教育,才抑制利己性。只要条件合适,这种“利己性”就会反复出现。
贪婪,是“利己性”的恶性发展,不仅脱离了道德规范,而且没有任何底线地索取。其结果必定不太美妙,甚至身败名裂。作为人类的整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人类如果不抑制自身的贪婪,可能加速自身的毁灭。
欲壑难填,永不知足。人活着,为了躯壳的享受,扎堆在名利场中,怎么会知足呢?大海若知足,百川水倒流,人对自己好,永远没有下限!贪也好,不贪也罢,无非梦一场,死时能带走些什么?知足常乐,这个世界不值一提,何必为了种种欲乐而煞费苦心!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又自己的欲望,从辛勤劳作的普通市民到倾家荡产的赌徒,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贪念。有的人问拼命赚钱怎么能说是贪念呢? 的确,每个正常人都觉得拼命赚钱的人不是贪,而是有上进心。
那些人为什么这么拼命赚钱?因为想拥有更多的金钱。拥有更多的金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随心所欲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多首富或者富豪在他们拥有大量财富之后他们绝大多数都还想拥有一样东西,就是健康的身体。因为他们知道拥有再多的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享受也是白搭。
其实贪从来都不是坏事,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一种优点,只有一个人贪,才会有动力去实现自己想要拥有的某些事物,我们要学会释放正能量的贪念,封闭负能量的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