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安修未见彭德怀最后一面,晚年后悔不已,64岁回山西追忆往事
浦安修未见彭德怀最后一面,晚年后悔不已,64岁回山西追忆往事
1982年6月20日,一个艳阳高照的晌午,山西武乡县砖壁村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游客,分别是彭德怀元帅夫人浦安修与左权将军夫人刘志兰。在40年前的1942年,砖壁村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浦安修与彭德怀在那个战火硝烟时代,难得在一起奋斗过的地方。
那天浦老穿着一身月白灰色的衣服,见到村民和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格外的亲祥。浦老激动地说道:“我们回来看望大家了。”也许浦老说所的“我们”中包含了彭德怀元帅,此时彭德怀已经逝世8年了。
在村民的簇拥下,已经64岁的浦老不顾旅途劳累,和大家直奔当年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但是由于当年敌人间断性的侵扰,总部曾多次搬离,除了比较集中的李家祠堂外,所有人已经记不起彭德怀与浦安修还曾住过哪家院落。
左一浦安修
浦老一连看了两三处之后,还是没有找到当初她与彭德怀曾住过的地方,显得有一些失落。就在这时,在一家四合院里,浦老突然发现了一个用土石砌成的露天厕所,里面还埋有两个大缸,上面还铺有两块石板。
浦老一下子精神起来,连忙说道:“就是这个院子,没有错。”身旁的人很奇怪,便悄悄问到她:“浦老,为何对这个厕所印象这么深?”浦老按耐下激动的心情,悄悄地说道:“我那时闹病,在总部住了一个月,那缸特别大,彭老总怕我掉下去,常在外面等我。”
这时旁边的工作人员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说道:“浦老你生什么病了,彭老总对你真好啊!”“我也弄不清,只是精神不集中,彭老总说,我回来第二天早上先穿了鞋,又把袜子往鞋上套,怎么也套不上去,他看到这个情况,才着急起来。”浦老回道。
接着浦老走进屋内,静静地坐在炕边,一直环顾着屋内的摆设。浦老睹物思旧,触景生情,两眼含着热泪,深情地回忆到:“在这一个月中,彭德怀处理军务之余,对自己从来都是体贴照顾,无微不至,而且彭德怀经常对她说:‘我要做一个卫生员,你看是否够格?’”
此时浦老说着说着眼圈泛起了泪光,但脸上却透漏出一种幸福的感觉。也许我们不会明白,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这一个多月的时光,就等于他们烽火中的“蜜月”。然而就是这样一对革命夫妻,却没有厮守终生。
彭德怀与浦安修在1961年,迫于形势浦安修此后与彭德怀见面机会是少之又少。就连在彭德怀逝世前的最后一面,浦安修也没能看到,直到晚年时候的浦安修,经常在贴身衣袋中放着一张彭德怀的照片,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彭德怀,晚年的浦安修回忆至此都会后悔不已。可是这样的爱情悲剧在那个战火硝烟的时代又何尝不是一件“正常事”呢?
时间回到1938年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这一年9月,彭德怀作为八路军副总司令再度赴延安参加中共会议。然而这一年彭德怀正好40岁,他一心只为革命事业奋斗,并没有儿女情长的想法。
周围的战友们难免对彭德怀的生活关心起来,但彭德怀从来都是笑而不语。直到这次彭德怀参加中共会议结束之后,准备回程。中共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向他发出了邀请,参加来延安开会的领导干部座谈会,彭德怀欣然接受。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次座谈会上,彭德怀与浦安修相识了。
在这次会议上,时年20岁的浦安修作为大学生在会上做报告。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细心的人都感觉到,彭副司令对这名大学生倾注了特别的目光。随后彭德怀与这名大学生进行攀谈后,才得知她名叫浦安修,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念书,是上海人,家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算是一个书香门第。
后来在得知浦安修因为去探望父亲,正逢卢沟桥事变,和同学在山西参加抗日救亡的工作,也就是在那里找到了党组织,接着就来到了延安。从这一系列谈话中,彭德怀了解到浦安修并非是娇生惯养的人,反而是一个既受过教育又懂得艰苦生活的革命青年。
在会后,李富春做了他们之间的介绍人,彭德怀将他的经历,包括有过一次婚姻和对未来伴侣的期望,都说给浦安修听。也许是天公作美,天作之合,浦安修同样也对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充满爱慕之情。
就这样,彭德怀与浦安修在李富村、滕代远的见证下,于1938年10月10日在延安结为夫妇。那个时候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浪漫的说辞,只有两个人的一片赤诚之心。也就是这片赤诚之心,让他们同生死、一起度过了20多个春秋。
彭德怀与浦安修结婚后,1939年,浦安修跟随彭德怀从延安东进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彭德怀仍然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浦安修则在中共北方局工作,任妇女委员会委员。
晚年的浦安修曾对这段时间的生活回忆到:“那时候,我们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我只有星期六才到他那去,见他总是过着和战士们一样的生活,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志们劝他把生活搞好一点,他不听,大家就委托我去劝他,他也不听,还说‘大家生活都好了,我的生活自然也就好了,现在艰苦,条件不允许’因此他还批评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劝过他。”
虽然浦安修是彭德怀的妻子,但从来都没有搞过特殊化,相反还经常被彭德怀要求“必须和普通党员一样付出劳动。”那是在1942年,日本军节节败退,开始疯狂地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攻击,战争已经接近白热化时期。
为了防止日寇封山封路造成军粮不够,彭德怀发动大家上山挖野菜。他格外要求浦安修和其他普通会员一样上山挖菜,还特别强调必须每天交够数量。多日下来,浦安修感到身体有点不适,想着请一天假,谁知彭德怀不仅不准,还对浦安修大发脾气说道:“妇救会员们都不去行吗?你如果不去,我就来追查你,处分你。”就这样,浦安修不得不带病上山挖野菜,然而有警卫发现,那段时间彭德怀私下里却经常在夜里亲自打水给浦安修泡脚。
一直到1942年5月,我军司令部和北方局机关再次遭到日军大部队奔袭,总部决定分散突围。浦安修与滕代远的妻子林一辗转藏到一处山崖内三天三夜。不过幸运的是成功躲过了日军的搜索,在被总部人员找到后,浦安修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一进到集合处,便昏睡过去。
晚年浦安修
天黑之后,彭德怀开始例行进行清点突围人员,沉痛地点着一个个的名字。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了。但在清点到最后,彭德怀也没有喊到浦安修三个字,此时他何并没有看到浦安修回来。从这可以看出,在彭德怀的心中,组织才是第一,而家人只能排在后面。
不过当彭德怀点完名,回到室内才发现浦安修,彭德怀紧紧握着浦安修的手说道:“我想你的身体是坚持不下来了,正要派人去寻你的尸呢!”接着又幽默的说道:“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老婆,死活都不会落到鬼子手里的!”
一直到1943年秋天,抗战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彭德怀被调回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会议。从抵达延安之时到1947年2月,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彭德怀从参加革命以来第一次过上定居生活。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浦安修发现彭德怀是那样的喜欢孩子。彭德怀也第一次希望做父亲,但日寇刚刚赶走,蒋介石又发动内战,开始进攻延安。彭德怀再次受命,率领子弟兵开始保卫陕北、保卫人民的重任,正式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重上战场。
左权将军与刘志兰女士
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1950年10月4日,朝鲜战争一触即发,彭德怀再次披甲上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离家去朝鲜的时候,连给妻子浦安修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一个多月后,朝鲜前线传来首次战役胜利的时候,浦安修才知道‘原来他又重新踏上烽火连天的战场了。’
就这样又过了三年,1953年朝鲜停战后,彭德怀回到北京。浦安修也随之来到北京,到她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任党委副书记。而此时他们仍没有孩子,这与彭德怀长期生活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有极大关系。尽管如此,彭德怀依然将父爱给予了两个弟弟的子女及其他烈士的遗孤。
后来在风云动荡的1961年之后,彭德怀的处境比较艰难,此时彭德怀已经搬到了吴家花园。迫于形势,浦安修提出了分居。一次晚饭后,浦安修要回单位,彭德怀握着浦安修的手,两人双目对视,似乎都有话要说出口,但谁也没有说,彭德怀只说了一生:“你要保重,再见!”
从这以后,他们开始了分居生活,彼此默默地承受相思之苦。一直到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因患癌症病逝,享年76岁。而在彭德怀临终前,浦安修也没能见上一面,这对于晚年的浦安修来说是一个后悔不已的事!
彭德怀病逝后,浦安修着手整理了《彭德怀自述》一书,记载了彭德怀一生的经历。1991年5月,年73岁的浦安修因癌症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