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仙子到底付出了什么?她的财产,才能让贾氏族人有重启的机会
绛珠仙子到底付出了什么?她的财产,才能让贾氏族人有重启的机会
《红楼梦》是神瑛侍者到人间来造历幻缘,而开启的一段故事。什么是造历幻缘?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解释这个文绉绉的词汇,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仙人渡劫。
若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成是绛珠仙子还泪的一个故事。
神瑛侍者化身为贾宝玉,既然是到人间来渡劫的,他必然要将人间的七苦全部承受一遍才行……
毋庸置疑,读者不能只看到风花雪月,贾宝玉所身上所承担的故事,必然是极为厚重的。
而绛珠仙子的化身林黛玉呢?
林黛玉到人世间来走一遭是来还泪的,这就让很多读者,大大低估了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存在的意义。
很多读者是在看电视剧去理解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而大多的影视剧只抓林黛玉的一个侧面去表现这个人物。
这个侧面,就是林黛玉的眼泪与凄苦。就仿佛林黛玉天生就是一个爱哭的恋爱脑,其实这完全不符合林黛玉的形象。
小说中的林黛玉那是一身傲骨,她对贾氏一族的影响力,绝不低于秦可卿。
秦可卿在临死之前,为整个贾氏族人,制定了一个完整地可以退步抽身的计划。
不过可惜,这个计划并没有执行下去。
而林黛玉呢?
面对贾氏一族那飘摇的状态,林黛玉的财产,给贾氏一族留下了期望和启动资本。
林黛玉不只有: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还有:
未若锦襄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黛玉葬花绝不是矫情病,很多读者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被林黛玉葬了的花瓣之后会怎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些被埋掉的花瓣,作者通过林黛玉,赋予了对来年秋天硕果累累的期望……
一.林黛玉是个小富婆
不知道从何时起,有些读者会有这种印象,薛宝钗是个多金女,而林黛玉是个一无所有的可怜娃。
这个看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林黛玉绝对是个小富婆。
我和一些友友,曾经在评论区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些网友认为,林黛玉当然没有钱,像林黛玉这种女子是不能继承林家的财产的。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同时认为林黛玉很有钱,这两种看法完全不矛盾。
作为一个女子,林黛玉是无法走继承来承袭林家的祖产和爵产的,对于这一部分财产,皇帝会直接收回去,赏给其他的勋爵之家。
可林如海是探花郎,林黛玉的老爸必然有顶级的智商,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凄凉度日……
林家有的,也不可能只是族产和爵产。
林家会有现银,有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珠宝、首饰;有各种古玩、字画、古籍……
这些都是不菲的财产,林家的这些财产,会随着林黛玉进荣国府的时候,就转移到了贾家了。
同时贾敏的陪嫁,那绝对是只属于林黛玉的财产。
荣国公嫡女的陪嫁,无论如何不会低于王夫人和王熙凤。
王熙凤一向以自家为荣,她说过这样的话:
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
这是王熙凤首饰类的陪嫁。
这四百两意味着什么?
刘姥姥曾经说过,20两银子够庄户人家过一年的。王熙凤的两个项圈,就足够一个庄户人家过20年!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的。”
这类似王熙凤家具类的陪嫁。
王熙凤的这些陪嫁,都是顶级的奢侈品。
周瑞家的与吴兴家的、郑华家的、来旺家的、来喜家的现在五家陪房进来,余者皆在南方各有执事。
这是王夫人的陪房,同样属于陪嫁的一部分。作者写这些陪房的意义,是在透露王夫人在南方还有田产和铺面等陪嫁,需要由陪房来进行管理。
贾敏会像王夫人和王熙凤一样,拥有着豪华的陪嫁:
各种上等奢华的首饰;名贵的家具;还有在京都的田产与铺面。贾敏的这些财产,会由贾敏的陪房进行管理,这些财产的收益只会属于林黛玉。
林黛玉妥妥的是个小富婆。
当然说林黛玉是小富婆,是和普通的人家比,同百年的国公府荣国府比,林黛玉的那点财产,还是不能比及的。
可随着情节的推进,荣国府与林黛玉的家境会发生惊天逆转。林家只剩林黛玉一人,宫廷的斗争早就离林家很远了,可宫廷的斗争离荣国府很近。
当荣国府卷入了宫斗的漩涡中时,这百年荣国府,也会立刻树倒猢狲散。
二.贾府的衰落
当贾府站错了队,皇权要收拾贾府时,贾府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贾府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宁国府、荣国府这两个百年国公府,和由此而产生的爵产、爵位。
这一切皇帝可以给贾府,也可以收回去。
当皇帝把贾府爵产和爵位一并收回去后,贾府马上会陷入动荡。
贾府百年下来积攒的人脉圈,会立刻烟消云散。
这正印证了那句俗语,树倒猢狲散。
皇权对贾府的打击绝不只是这些,虽然读者读不到关于这部分的正文,可在脂批中,还是能看到某些线索:
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
茜雪狱神庙慰宝玉,这说明了什么?
这足以说明,皇帝对贾府的打击可不只是抄家那么简单,贾府之人会被皇帝捉拿问罪。
皇帝针对贾家抄没家产之一项惩罚,就足以定贾氏家族很难翻身。
抄家那是要抄没全部财产的!
宁国府、荣国府的任何东西都再也留不下;
宁国府、荣国府名下的仆人,也会算作贾府的财产或是被发卖或是被遣散。
这个时候荣国府那些豪门贵妇的财产也留不下,通通会被皇帝抄没。
读者千万不要以为薛宝钗富贵多金了,那个时候薛宝钗这位宝二奶奶的陪嫁,同样会被皇帝抄没。
跟宁荣二府沾边的人,都会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那个时候的贾府,只剩下一片哀嚎……
可贾府真的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吗?
如果读者细读文本,答案是否定的。
李纨曲子中的这句: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
从这句话中读者完全可以看得出,李纨的儿子贾兰,会科举而仕给母亲带来凤冠霞佩。
而这意味着什么?
古时候一个人可以参加科举,那他的家庭要三代无犯法之男的。
换句话说就是,从贾兰可以考秀才的那一天起,荣国府至少贾政这一支的所有罪名,早已被皇帝赦免。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兰才可以顺利地报名考秀才。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这必然意味着,一定要有人出面为贾政这一房的人到皇帝面前去通融。而无论谁去出面,贾政这一房的人都要使银子的。
而这笔钱从哪儿来……
三.林黛玉的财产,给了贾家重启的机会
当荣国府被抄家后,整个薛家同样会被牵连。那个时候薛蟠这个杀人在逃犯再也没人罩着,他必然要承担杀人的后果。
而薛家呢?
随着薛蟠被处置,薛家很自然地就败落了。
别指望着薛家会有能力拉贾氏族人一把,薛家是什么?这一家人是雪,晶莹雪从来只能雪上加霜,完全没有办法做到雪中送炭的。
荣国府倒霉之后,他家曾经对薛蟠的庇护,只会让他们贾家的境遇雪上加霜。
先不说别人,只说贾政这一房的贾宝玉和薛宝钗夫妇,他们有谋生的能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贾宝玉这个人只有一肚子的风花雪月,他的身上没有赚钱的能力。
而薛宝钗呢?
很多钗粉引以为傲的薛宝钗的管理能力,在荣国府败落后变得毫无用处。没有人会出钱去雇佣薛宝钗,让宝钗去管家的!
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夫妇,出钱供贾兰去读书,那么贾兰何以考中科举?
古代的时候,一个家庭供一个孩子读书,那可是件极为烧钱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在荣国府被抄家后,还有可能留下的财产,就是李纨的陪嫁,和林黛玉的财产。
李纨是贞洁烈女,这样的女人在抄家的时候,朝廷会给予区别对待,朝廷在一定程度上,会返还李纨的陪嫁。
李纨的陪嫁,用来支付贾兰读书的费用还是可以的,可是用来支付另一笔费用,就远远不够了。
这一笔巨大的费用,就是用来运作让贾府脱罪的费用。
为了贾兰的未来,李纨会发动李家所有的人脉,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公公贾政脱罪。
可这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会是一笔惊天的巨款,这笔钱李家人是不会出的。
可李家人通过人脉圈,完全可以找高人做出这样的运作,林黛玉的财产并不属于荣国府,在运作得体的情况下,朝廷理应将林黛玉的财产返回给她的至亲。
林黛玉的财产,就这样给了贾氏族人重新启动的机会。
而林黛玉的人呢?
那时候的林黛玉早已香消玉殒,她把全部的情感和一生的眼泪都给了贾宝玉;
她把全部的财产都留给了贾氏的族人,为贾家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在人间走一遭的绛珠仙子到底留下了什么?
在人间的林黛玉,为了贾宝玉付出了一切,她的心、她的情、她的财产都属于他,而他能回报她什么?
那个时候贾宝玉和薛宝钗已经完婚,宝玉的人属于宝姐姐。
对于林黛玉,贾宝玉也只能回报于他的情,尽管这份情,是人世间最不可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