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窗——杨浦的特色文化品牌
俄罗斯之窗——杨浦的特色文化品牌

2016年圣诞又一次叩响“俄罗斯之窗”是多么有意义啊!虽然已是数九寒天,但杨浦区图书馆一楼创YUE空间温暖如春,这里正在举行《文化交融 青春绽放》——“俄罗斯之窗”中俄大学生新年联欢活动。然而,大学生的主场也成为父辈们的青春家园,人们或是老两口或是老姐妹或是老哥们,从四面八方踊跃前来,在中俄文化的激情碰撞中重回年轻。
青春飞扬的复旦大学俄语系学生徐钰冰担任主持,她热情的开场白使来宾们对“俄罗斯之窗”总策划彭康申先生肃然起敬。作为布洛奇卡工作室的创始人,彭康申先生看到在场从2015年夏天起就见过的许多熟悉的面孔,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由衷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屏幕上一张张海报的展现开启了“俄罗斯之窗”走过的时光隧道。彭先生提问哪一张海报是活动的第一张海报时,回答正确的是一位小朋友,首期主讲了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兼导演曹雷老师参加了首期讲座。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讲座中,播放了话剧版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出话剧谴责战争践踏了人类文明和个人幸福,歌颂女主人公们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解读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翻译的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讲座中,曹雷老师又一次出席,并朗诵了著作的经典片段。主题讲座还有感受诗人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的双语诗歌朗诵,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莱蒙托夫一生留下远超其年轻生命的丰厚文学遗产,如,他的《祖国》充满了爱国感情,《帆》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十四行诗》、《夜》等美文妙律数不胜数。
“俄罗斯之窗”还举办了被列宁高度评价为“俄国第一代革命者”的十二月党人主题讲座,播放了电影《迷人之星》,片名取自普希金的诗句:“远方的灿烂迷人的星辰”。沙俄时代这支由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和知识分子领导的起义队伍虽然失败,但他们的精神和风骨永存,尤其是他们的妻子们在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成为传世情话。
普希金赋诗向在残酷环境里受难的革命者送去诗人忠诚的友谊、必胜的信念、热情的鼓励和崇高的敬意。上海电影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老师演绎了影片中的感人台词。

翻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两千多首世界各国歌曲的著名音乐家、翻译家薛范先生不顾八十多岁高龄,坐着轮椅,两次担任主讲嘉宾,成为“俄罗斯之窗”的璀璨之星,他帮助大家赏析前苏联电影音乐及歌曲,分享了珍藏多年的影视佳作。
2016年“俄罗斯之窗”特别主办了追忆以一人之力完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工作的俄罗斯文学翻译泰斗草婴先生的主题讲座,90高龄的草婴夫人盛天民女士亲临讲座,与会者和草婴夫人这位令人敬仰的知识女性一起重温草婴先生的学识和人品。

海报中还有关于纪念高尔基、列宁格勒、肖斯塔科维奇等主题,出生于圣彼得堡(列宁格勒)、被誉为“20世纪贝多芬”的原苏联最重要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在卫国战争中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享誉世界。1941年9月9日,纳粹包围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军民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肖斯塔科维奇作为消防队员坚守一线。1942年,C大调第七交响曲完成并成功上演。世界通过这部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
瑰丽的俄罗斯文化成为沪上中俄文化爱好者的珍贵宝藏,杨浦区图书馆馆长潘立敏、党支部书记孙喆以及信息辅导部的老师们视“俄罗斯之窗”为品牌栏目,给予布洛奇卡工作室大力支持。

在以往成绩基础上,彭康申先生对完成2017年工作规划信心满满。他说:“俄罗斯之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很多读者无论高温、严寒还是下雨,每次活动都来参加,记下密密麻麻的笔记。2017年将进行优秀观众评选,我与“俄罗斯之窗”征文已经开始。芭蕾舞巨星讲座掀开了2017年“俄罗斯之窗”,为与会者讲述俄罗斯芭蕾舞的崛起。
新的一年“俄罗斯之窗”改版正在进行中,布洛奇卡工作室将倡议成立“草婴外国文学读书会”;成立微信群,实现线上互动分享。文化交流还将走出上海,拓展“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之窗,邀请中亚国家专家老师,介绍一带一路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美丽风光。还有上海与圣彼得堡的合作项目以及“列宁格勒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主题立项,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中俄城市摄影展,将“俄罗斯之窗”推广至俄国图书馆。

说完详实新颖的计划,彭康申先生一展歌喉,演唱了歌曲《贝加尔湖畔》,这是俄罗斯旅游大使李健在贝加尔湖旅游后的灵感结晶,主持人徐钰冰赞扬动人的歌声带领我们游走美丽的贝加尔湖。
俄罗斯有著名的巴扬手风琴,上海音乐学院尹异文同学身着黑色毛衣与白色巴扬手风琴形成鲜明对照,她演奏了《在巴黎的天空下》,人们的耳眫仿佛流淌着塞纳河水;《月亮代表我的心》由手风琴来体现,在变奏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忧伤和留恋一言难尽。
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留学生MEDINA表演了俄罗斯民族舞蹈《开满鲜花的山岗》,呈现了俄罗斯民族生动的舞蹈语汇,留学生女孩还跳起了中国的傣族舞蹈《月光舞》,当一轮明月升起时,姑娘皎洁的身姿如孔雀开屏与月光辉映。舞蹈也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中俄两国学生深情合唱《森林里有一颗小枞树》,欢快活泼的节奏,传递着节日的气息。

在有奖问答环节中,当屏幕上出现一位诗人的雕像时,人们立即回答,是诗人普希金,并答出了普希金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等三首诗作。同样,人们也立即说出了鲁迅的名字,他的《呐喊》、《孔乙己》、《狂人日记》等都是深刻犀利的划时代作品。
“心有灵犀”的互动游戏环节,也处处体现了中俄文化的博大精深。主持人邀请观众组成代表队依次上场,每次游戏有两位观众组成,一位比划一位猜,在猜词过程中不许说出词条中包含的任何字,无论中文和俄文,以猜中词条的多少来决定代表队获奖。两位五六岁的男孩女孩率先勇敢猜题,他们竟然答对了五道题,又一对小朋友上场也答对了四道题。第一对成人上场,猜中了七道题。题目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如俄罗斯的城市名称、俄罗斯特色食品以及中俄各历史朝代的文化生活用品和标志。
我也有幸与齐莺梅女士合作了互动游戏,当我既兴奋又紧张地比划出一个个问题时,齐女士居然对答如流,真是心有灵犀啊!作为教师的齐莺梅是带五岁的女儿经常来杨浦区图书馆而发现“俄罗斯之窗”的。陈秀珍女士也和我谈起她对“俄罗斯之窗”的感动和敬意。

由王耀祖、李小玉、唐学文、金鸿发、水梅芳等组成的小白桦合唱团的演唱将活动推向最高潮,他们先用俄文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接着用中文演唱电影歌曲《我的祖国》,全场观众也齐声高唱。水梅芳女士代表合唱团员们动情地说:“我们合唱团的成员年龄在60岁至72岁之间,业余唱歌拉琴,与彭总合作了多次,俄罗斯文化是我们始终不能割舍的情结。”精彩的演唱感染了全场,小朋友们高声喝彩:“Thank you!”
被全场的热情包围,王耀祖和李小玉夫妇用俄语祝福大家新年好!还用中俄文联袂朗诵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闭幕式会歌《告别莫斯科》:
祝愿吧为理想共同努力
盼我们再一次来相聚
多珍重啊朋友
心中温情化作友谊
爱之歌永珍惜
再见吧来日再相聚
诗意、美好的文字是对新年最真挚的祝愿!而咖啡、巧克力让新年的欢庆更甜蜜,作为参与“心有灵犀“的奖品,我将精美的糖果转赠可爱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感谢布洛奇卡工作室为这座城市开启了一扇迷人之窗,使我会长久铭记我们冒着2016年夏天的倾盆大雨前来聆听薛范大师的演讲,更未想到,试图记满大师每一句话笔记的我,还受到薛范先生在会场上的赞扬,我想这全然要归功于薛范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无尽才华!
我还见到了薛范大师的朋友、著名翻译家冯春先生,选购了由他翻译的《叶夫根尼·奥涅金》,并请冯春先生签名留念。最为感动的是,布洛奇卡工作室的“俄罗斯之窗”唤醒了我们心中沉睡的属于苏俄文化的那些日子。

联想我之前写在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上的《偶像级翻译家的人生财富》、《上海市民对战斗民族文化的溺爱》等采访手记,我时常在思考的问题是:他们为何有如此巨大的热情在金融丛林中致力于公益文化事业?
2017年1月19日
作者:晓鹿 第一财经广播资深主持人
编辑:张添翼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