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一场辩论赛一战成名,后成为著名主持人,曾患上重度焦虑症
他凭借一场辩论赛一战成名,后成为著名主持人,曾患上重度焦虑症
1993年,蒋昌建和其他3位同学代表复旦大学前往新加坡参加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他们四人在辩论场上先后与各大名校的辩手交锋,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决赛中,复旦大学抽到"人性本恶"的观点,与台湾大学抽到的“人性本善”的观点进行辩论,看上去无从下手的题目却被他们说得条理清晰,尤其是蒋昌建作为四辩陈词总结的最后,引用诗人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引起全场喝彩,最后沉着冷静地摘取冠军,轰动华语圈。那天,复旦成为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蒋昌建成为最佳辩手。


蒋建昌出生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他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名工人,从小父母对蒋昌建就比较严格,对蒋昌建抱有很大期望,但是蒋昌建第一次高考落榜了,后来选择了复读。一天,蒋昌建在复读的时候由于上课跑神儿,老师给予他评语:“ 根据我多年辅导班的经验,你真的没有希望了。” 这种评价对于本身顶着重大压力的复读生来说,是种巨大的心理摧残。受到巨大打击的蒋昌建觉得,事已至此,他决定一点一点把错过的知识点补起来。他把高中所有的教材垒在一起,数清楚页数,然后除以备考的365天,算出了每天需要看的页数 。“这样做应该对我不难吧。”就这样一点一点啃,最终出乎自己的意料考上了本科院校。

本科时蒋昌建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学校的附属中学教书,可优秀的蒋昌建注定是一个不安于平凡的人。彼时,外贸公司的发展都非常好,于是他拒绝了分配好的工作,果断地南下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并且做得非常出色,成功拿下这一行之后,蒋昌建感觉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思考过后,他转头回到学校考研究生并且顺利考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也正是在这期间,蒋昌建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高光的时刻。1993年,新加坡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年仅28岁的蒋昌建参加了这场几乎轰动整个华人圈的辩论赛。

当年的评审可谓是星光熠熠,包括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郭振羽教授、明报创办人同时也是著名武侠小说家查良镛(笔名金庸)先生、前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吴德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及文明学系教授杜维明教授、新加坡广播局董事许廷芳律师。

蒋昌建的出色发挥帮助复旦大学最终夺得冠军,他个人也荣膺“最佳辩手”的称号。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坐在电视机前领略了蒋昌建的风采。正是大国崛起的时刻,国家需要对外展现中国青年的新风貌,年轻人需要榜样,蒋昌建适时地出现了。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这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才子赞不绝口。就像现在追星一样,人们以极高的热情拥戴他们。回国之后,复旦辩论队出了一本《狮城舌战》,首印1万册很快被一抢而空,出版社不得不一个月之内加印3次;去武汉的大学作报告,2000人的礼堂涌进了近4000名听众。蒋昌建说,那是他人生中的“高峰体验”。

高峰之后,蒋昌建却“消失”了。他感受到外界对他成长的期许,但他选择坚持内心的节奏。蒋昌建没有像许多辩论大神那样继续参加比赛,也没有趁名声去谋求更多人生机遇,而是按照既定规划,回到校园继续深造。

1998年,蒋昌建在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后,执教于耶鲁大学辩论队。之后,他回国,选择留在复旦大学任教,他的研究方向是电子政府、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大众传媒与外交政策,所授课程包括国际关系概论、国际合作与冲突、大众传媒与外交政策、电子政府、制度设计与组织行为、形象塑造等。此外,他不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还是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比利时自由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蒋昌建担任了阳光卫视访谈类节目《杨澜访谈录》的总策划,2007年,他做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海外选拔赛的评委,2012年,他又跑到央视做两会特别节目《聚焦两会》的特约评论员。2013年《最强大脑》开播,他成了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随着《最强大脑》的开播,蒋昌建的表现再次惊艳世人!因为《最强大脑》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节目,没有超强的学识和反应能力驾驭不了那些天才选手!蒋昌建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界的素人,完美的向世人展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掌控能力。蒋昌建,他依然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最强大脑》每一集都很精彩,当来自各个行业的优秀嘉宾和具有强大大脑的选手因某些特定问题发生“冲突”时,只有高情商的蒋昌建才能做到中立、客观,引导嘉宾间的讨论,平衡场上的氛围。当选手挑战失败的时候,他会走上前去握手或者拥抱,充分照顾和尊重选手的感受。选手的成功与失败,蒋昌建都能处理得当,这非常难的,他表情丰富,他的表现不是缺少修养不稳重,是有真性情,很多时候是儒雅,是亲和力。著名主持人孟非曾这样评价他:“从头到尾看了一期《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很儒雅,节目类型国内独一无二,内容也十分震撼”!

2019年蒋昌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曾经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能和家人在一个餐桌上吃饭,而是躲在一个房间里,拉上窗帘,独自用餐。更谈不上教书,我请了一个学期的假,那是一个非常煎熬的事情。”一时间引起热议。之后,蒋昌建走上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讲述了自己这2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还有不为人知的与焦虑症做斗争的经历,并告诉青年学生们:“真正能够让自己战胜焦虑的,不是药物而是自己。”

在《开讲啦》中蒋昌建直言,博士毕业以后,虽然生活日渐起色,但是他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跟药物之间要进行搏斗。当时的医生告诉他,没有一个人敢在半年之前停用这个药。他决定试试看,他能不能成为唯一一个特例。一开始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但是有一次他收到了银行账户异常的通知,情急无奈之下强迫自己出去,然后又安静地自己回来了。当他走完了这一次的时候,他才开始相信靠自己的能力,是能克服焦虑的。蒋昌建还说,将自己置于悲凉的境地,在悲情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在悲情中努力,然后,慢慢走出悲情。悲情本不是目的,走出悲情才是我们的目的。

蒋昌建晚婚晚育,他的妻子叫李娜娜,蒋昌建对婚姻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密实,据悉,蒋昌建和妻子是在一场聚会上认识的,之后慢慢发展成为恋人的。据说两人在交往一年后便结婚了。婚后,蒋昌建和妻子李娜娜育有一子,而且孩子如今也都三岁了。三口之家低调而温馨,至今网上没有曝光过蒋昌建妻子详细的资料,两人的婚姻恋爱史也极其隐秘。
补充:
蒋昌建在《开讲啦》节目中念的爱情诗——
我希望:
他,和我一样,
胸中有血,心头有伤。
不要什麽花好月圆,
不要什麽笛短萧长。
要穷,穷得像茶,
苦中一缕清香。
要傲,傲得像兰,
高挂一脸秋霜。
我们一样就敢在黑夜里,
徘徊在白色的坟场。
去聆听鸱鸮的惨笑,
追逐那飘逸的荧光。
视频加载中...
(来源:江湖与故人微信公众号。感谢原作者,仅用于知识分享。)